【节气养生】专家谈雨水养生: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祛湿防寒
【节气养生】专家谈雨水养生: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祛湿防寒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自然界开始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时期的养生至关重要,雨水节气的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祛湿防寒,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饮食养生
1. 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湿气渐重,容易影响脾胃功能。饮食上应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
- 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清热。
-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 红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 茯苓:健脾安神,利水渗湿。
2. 少酸多甘
春季肝气旺盛,酸味食物易助长肝气,而甘味食物能健脾。建议多吃:
-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蜂蜜:润燥养肺,调和脾胃。
- 南瓜: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3. 清淡为主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荠菜、茼蒿等,帮助清热利湿。
起居养生
1. 防寒保暖
雨水节气虽然气温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且湿气较重。春捂秋冻,尤其注意头部、脚部和腹部的保暖。
2. 早睡早起
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早睡早起,有助于养护肝气,增强免疫力。
3. 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帮助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避免过度出汗,以免耗伤阳气。
情志养生
1. 保持心情舒畅
春季肝气旺盛,情绪容易波动。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或焦虑,有助于肝气疏泄。
2. 多接触自然
雨水节气自然界生机勃发,多到户外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中医调理
1. 按摩穴位
- 足三里: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
- 太冲穴: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 阴陵泉:健脾祛湿,改善水肿。
2. 艾灸保健
雨水节气湿气重,可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帮助温阳祛湿,增强体质。
3. 茶饮推荐
- 陈皮荷叶茶:健脾祛湿,理气化痰。
-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缓解春燥。
- 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健脾养胃。
防病提醒
1. 预防感冒
雨水节气湿冷交替,容易引发感冒。应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
2. 防湿邪侵袭
湿气重可能引发关节疼痛、湿疹等问题。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专家简介:
韩秀娟,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肺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兼任山东省营养学会委员,淄博市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脾胃病学会委员,淄博市传染病学会委员,淄博市呼吸学会青年学组委员,淄博市呼吸病学会介入分会委员,2015年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进修1年,2016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腔镜科进修半年。
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呼吸道感染,包括新冠感染后遗症;气道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肺癌、间质性肺病、胸腔积液等)。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调理肺结节。能够熟练运用气管镜、呼吸机等现代诊疗设备诊治肺癌、肺结节、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衰竭等疑难危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