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慈禧寄予厚望的“清末新政”,为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慈禧寄予厚望的“清末新政”,为何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6579735_121141928

清末新政是慈禧太后在位晚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改革非但没有力挽狂澜,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末新政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最终失败的原因。

从戊戌变法到庚子事变

甲午战争后,光绪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推行戊戌变法,但由于损害了权贵阶层的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慈禧太后在接到袁世凯的告密后,废黜了光绪帝,并向各国宣战。然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迫使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避难。

慈禧太后推行新政

在西安避难期间,慈禧太后意识到变法是时代大势,决定推行新政。她计划用9年时间将大清转变为现代宪政国家,并颁布了比戊戌变法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改革措施。从新政的内容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确实想要改变国家积弊已深的现状。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两个月后,慈禧太后去世。她的离世成为清朝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新政失败的原因

缺乏富有魄力和才能的领导者

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具政治手腕的政治家,她在新政推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她的继任者载沣缺乏改革魄力,未能延续慈禧的政策路线。载沣将原本赋予立宪派的权力收回,集中于皇族成员手中,导致立宪派与清廷矛盾激化。最终,“皇族内阁”的骗局让立宪派彻底失望,转而与革命党合作,清政府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客观上削弱了清政府的控制力

  1. 新军问题:新政中编练新军的举措本意是增强统治力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袁世凯对北洋新军的控制深入骨髓,其他势力难以调动。南方新军中更是潜伏着大量革命党成员,对清廷的忠诚度大打折扣。

  1. 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为推动西学发展,慈禧太后废除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这一举措虽然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也导致大批知识分子失去人生目标。科举制曾是维系清朝统治的重要思想控制手段,其废除后,自由民主思想迅速传播,知识分子对清廷统治的合理性产生质疑,清政府的思想控制力逐渐削弱。

结语

慈禧太后的宪政思路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如果新政能够成功实施,或许能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带来转机。然而,改革来得太迟,历史的进程已经等不及漫长的预备立宪期。失去了政治强人的掌控,加之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清朝的统治也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土崩瓦解。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