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三碗不过岗”,这是华为的一个原则!
任正非:“三碗不过岗”,这是华为的一个原则!
导读:在企业管理中,人员流动机制是保持组织活力的重要手段。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提出了独特的"之"字形成长和"三碗不过岗"原则,通过岗位轮换和适度流动,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华为的人员流动机制及其背后的管理智慧。
大公司内部都有人员流动的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毕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流动才有活力。
"流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强制和半强制性的,一类是指员工主动性的转岗。
前者主要是强调"将军换防",避免形成"诸侯坐大"的局面。后者主要是为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达成"人尽其才"的结果。
在华为公司,内部的员工流动比较活跃,任正非的意见就是打破平衡,再造平衡。
在任正非看来,人员的流动既可以激活组织,也能有利于对人才的锻炼,让优秀的人才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华为的高层干部基本都是在多个岗位锻炼过,我们举几个例子:
1、徐直军,在华为公司历任无线产品线总裁、战略与Marketing 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轮值CEO、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2、胡厚崑,历任华为公司中国市场部总裁、拉美地区部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主席、美国华为董事长、公司副董事长、轮值CEO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3、余承东,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华为终端BG CEO等职务。
以上是华为官方的简介,其实他们三人都有深厚的基层经验,比如余承东最早就是工程师,他是通过一路艰苦奋斗才成为华为高层的。
华为的干部一定要有"之"字形成长
这是任正非对华为干部的另一个要求,所谓"之"字形成长,是相对"烟囱式"成长而言的。任正非指出,华为的干部要进行岗位循环与轮换,以积累感性认识,锻炼综合素质。
"过去我们的干部都是‘直线’型成长,对于横向的业务什么都不明白,所以,现在我们要加快干部的‘之’字形成长。因为直线成长起来的干部缺少足够多的多岗位的实践历练。"
任正非表示,从士兵到将军,必须要有多个岗位锻炼的经历,"如果干部一直在某个体系中直上直下,从一条线上成长起来,其思维难免会有局限性,遇到问题也很容易出现本位主义思想,考虑问题也很可能会片面。"
一个岗位待时间长了,对于公司来说容易形成山头,对于个人来说,屁股决定脑袋,他的视野和思想也很容易受限,不利于发展。
所以任正非坚持用人的"之"字制度,"加强干部‘之’字形成长制度建设,坚持从成功实践中选拔优秀干部,破除地方主义,破除部门利益。"
干一行,爱一行VS爱一行,干一行
任正非对于华为干部的要求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这样的人才有大出息。
而对于基层员工,任正非的要求是"爱一行、干一行"。
基层员工要"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任正非告诉员工,你进这一行时就要爱这一行,公司不鼓励盲目流动,不鼓励老换工作岗位。"之"字型成长是为了培养将军的,炊事班长上了巡洋舰,还是上了航空母舰,对他的未来没什么影响,换来换去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要认真贯彻爱一行、干一行的组织原则,每一个员工都要量体裁衣,找好自己的位子。过高地估计自己,浪费了宝贵的青春;过低的要求自己,埋没了你的才华。"
而如果你想成为"将军",那就必须先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贡献来,这样上级才会提拔你,交给你一个事你做好了,那就证明了自己,然后公司给你新的岗位,让你有继续进步的机会。这个过程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否则你就很难做出成绩来。
"三碗不过岗"是华为的一个原则
普通员工也可以主动调换工作,"公司允许员工有挑选岗位的机会,不用封建包办婚姻式的包办定终身,但过分自由也不好。因此你在工作中要先服从分配,尽快磨合,让思想火花在本职工作中闪烁出来,慢慢爱上这个岗位。"
但你要注意"三碗不过岗"的原则,"我们还是有原则的,不是为了给你转岗而转岗,你转岗也是有限度的,所以你要珍惜这个换岗的机会,不能老换。"
任正非说得很清楚,就算公司让员工经常换岗位,那员工没有积累,换一次岗位就重头再来,对个人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如果发现很不合适,还有调换机会。但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哪座山也爬不上,最后被公司淘汰了。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是相对的,不能无限地乱爱下去。"
基层员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长板,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是自我进步的最好策略。这里多说一句,老板面试人才的时候可以看对方的职业履历,如果没有在一个公司或岗位干满三年以上,那证明这个人就算有能力也很有限,因为要想在一个领域做到优秀,起码要有三年的积累。
好的公司,内部都有流动机制
华为内部建有人才市场,方便员工的自由流动,避免人才的流失和职业疲劳,这是华为管理先进的地方。
"对于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干部,组织上应主动关心了解,如个人有换岗需求,也有合适的新岗位安排,在做好工作交接的前提下开展横向换岗,以避免职业疲劳。"
任正非指出,华为要给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人适合岗位,让岗位适合人,易岗易薪要形成制度。
毕竟,"当一个人做自己有意愿做、又擅长做的工作时,干劲最足,也最容易做出成绩。"人与岗的合理"匹配"是极为关键的,这样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容易达成员工和公司的共赢。
当然,公司机制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看员工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任正非就给员工提出忠告,"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所以,行行出状元,员工的进步,根本在于脚踏实地——机遇偏爱踏踏实实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