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案例研究:德育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案例研究:德育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1/07/74401825_1135469654.shtml

"因材施教"是教育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更是每位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提高学习成绩,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因材施教”思想的提出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出自《论语·先进篇》,体现了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个体差异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来定制,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丰富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组合,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现在,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推广和实践。

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人而异,以异求同,使学生们走向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培养良好品德

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促进个人发展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适应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德育和“因材施教”结合

案例研究将教育理论具体化,通过实际案例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因材施教”教育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良好发展。

泽泽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学生行为转变案例,包括行为矫正、正面激励、家校合作以及个人成长等。

问题意识

开学初期,泽泽在课堂上不专心,作业马虎,对学习缺乏积极性,经常迟到早退,与一些不太重视学习的同学、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同学交往密切。

我开始关注泽泽的行为,通过观察和与泽泽的初步交流,意识到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改善学习态度和行为,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和习惯。

采取措施

  1. 家校联系: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亲子关系等,泽泽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看护小妹妹,家长监督和沟通不畅导致孩子行为偏差。因此与泽泽的家长保持定期沟通,共同制定帮助泽泽改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的计划,家长在家中也给予泽泽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正面激励:在课堂上特别关注泽泽,一旦发现他有专心听讲或者作业有所进步的时候,就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 个别谈心:利用课余时间与泽泽进行一对一的谈心,了解他的兴趣、困扰和目标,帮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对成长的影响,并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4. 持续观察:

  • 行为记录:记录泽泽的行为变化,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和迟到早退的频率,以此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依据。

  • 适度挑战:给泽泽安排一些适合他能力水平的任务,比如承担班级卫生检查,小组长检查作业等,让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逐步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

  • 同伴影响:鼓励泽泽与一些学习态度积极且自我约束良好的同学交往,通过同伴的正面影响来促进他的态度转变。

成长转变

  1. 行为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泽泽开始逐渐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上课更加专心,作业质量提高,迟到早退的情况明显减少。

  2. 成绩提升:随着学习态度的转变,泽泽的学习成绩也开始稳步提升,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上课回答问题次数也变多了。

  3. 自我认知:泽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学习的价值,也认识到努力的意义。他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眼里有光,敢于表达自己新奇的想法。

经过半年的持续观察和帮助,泽泽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而且在个人成长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了一个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的学生,有效地帮助他克服了偏差行为,激发了学习潜力,为促进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价值

顾明远教授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和实践性,认为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倡“因材施教”。泽泽的案例表明,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科学有效的观察和适时改变适合他的教育手段,使他获得更丰富和更有意义的体验。通过“因材施教”促进德育教育的案例研究,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产生原因,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持续改变,促进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类似行为偏差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经验推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