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 如何预防及应对自然灾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急科普 | 如何预防及应对自然灾害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51612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针对暴雨雷击、地震、洪涝和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防范指南
科普小课堂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特点一: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 特点二:南方春汛夏汛明显,北方洪涝异常偏重
- 特点三: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
- 特点四:风雹灾害局地较重,干旱灾情明显偏轻
- 特点五:西部地震频繁发生,低温雪灾连袭北方
- 特点六:贫困地区灾频灾重,灾贫叠加效应显著
预防暴雨雷击的措施
- 非必要,不外出。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 选择恰当地避雨。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 急救方法。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地震防护与注意事项
- 黄金12秒。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的地方,其他情况 “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 选择安全地对。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的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也是我们常说的避震空间。
- 避震时保护重要部位。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洪涝防护
- 洪涝的危害,哪些地方最危险?
- 危房里及危房周围
- 危墙及高墙旁
- 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 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窖井
- 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
- 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 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 房屋的门槛门窗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
- 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
- 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 水灾防范!
- 暴雨若持续不停,就应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
- 要树立生存观念,坚持就一定能够获救
- 原地不动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台风天气
- 【台风来临前】
- 准备应急物品。准备必要的食物、饮用水、药品和日用品,以及蜡烛、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用具。
- 搬移易坠物品。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易被大风刮落的物品,及时搬移到室内或其他安全地方。
- 加固易倒设施。加固室外悬空、高空设施以及简易、临时建筑物,必要时拆除。
- 物品防淹防浸。将低洼地段、江边河边等易涝房屋内的家具、电器、物资等,及时转移到高处。
- 取消出行计划。不要到台风可能影响的区域游玩,正在台风可能影响区域旅游的人员应提前返回。
- 做好转移准备。居住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及早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随时准备转移。老、弱、病、残、孕、幼等应尽早投亲靠友。
- 【台风来临时】
- 密切关注台风。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 人员避免外出。人员尽量待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并远离迎风门窗,特别是老人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外出。
- 居家注意安全。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检查室内电源。尽量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 【台风过后】
- 及时检查。台风过后要及时检查家里的电器,如果发现短路等问题,不要自己维修,可以拨打电力热线上门查看;检查房屋、门窗是否牢固可靠。
- 加强卫生防疫。台风过后食物受潮不要食用直接丢弃;水要经过消毒烧开后再喝,不饮生水;家中发现受潮的地面、衣物要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清理积水,清理过程中最好喷洒消毒水,以免滋生蚊虫。
- 出行注意安全。台风过后,遇到路障或者被积水淹没的道路,切记绕道而行;遇到静止水域有垂下来的电线、电缆,要立刻远离,千万不要涉水,以防触电。
温馨提示
防灾减灾关系每个人的安全
面对越来越频繁地自然灾害
我们一定要牢记
不过度放牧,防止滥伐树木
沙地多种草种树,植树造林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退耕还林
定期捕鱼,治理废水废气,低碳生活
另外也要做到未雨绸缪
熟记以上自然灾害防治指南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法律证据的种类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分析
养老保险的有关知识详解
劳务派遣参保地的选择与法律规定
王者荣耀庞统技能机制详解:傀儡操控的策略与奥秘
“胖猫”事件中94.6吨食物被浪费,意味着什么?
医生解答:吃玉米面真的能减肥吗?
阿胶适合什么人吃?男人也要吃阿胶吗?
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口碑与用户体验大揭秘
给老婆婆洗脑犯法吗知乎:解析与法律责任
小区房产权到期怎么办?一文详解70年产权后续问题
一千元预算在海南旅游是否划算
随着南极洲的融化,地球上最强的洋流可能会减慢20%
销售假货多少数额犯法?消费者维权指南
“执法有力度 守护有温度” 重庆水警护航水域安全
重庆公积金贷款怎么申请,常见问题有哪些
FMEA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邓颖超晚年依然关切妇女工作
日本空手道对巴西柔术:拳脚相对的武术之争
科幻画技法:教你绘制令人惊叹的科技幻想世界!
中国博后一作兼通讯Nature论文:揭开阿司匹林防止癌症转移的机制
朊病毒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
美国移民签证类型及申请流程:轻松实现美国梦的必备指南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目及答案
美缝一般收费是怎么收费的,了解市场价格与选择技巧
Excel表格格式统一教程:8种实用方法详解
膝关节炎患者如何进行运动锻炼
使用GPS坐标来计算距离和方位角
茶叶能消炎吗:喝法、作用及消肿消炎效果解析
吕姓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帝舜到现代人口分布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