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问题好不了?证实中医「针刺疗法」促进泪液分泌改善,论文登国际期刊
干眼问题好不了?证实中医「针刺疗法」促进泪液分泌改善,论文登国际期刊
干眼症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视觉模糊、怕风畏光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视力和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角膜损伤,甚至导致失明。虽然许多人使用眼药水和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但效果往往有限。特别是由“干燥症”(修格兰氏症候群)引起的干眼,更是难以根治。
什么是干燥症?全身性干涩影响健康
干燥症,即修格兰氏症候群,是一种全身性的自体免疫疾病,常引发眼、口、关节的干燥与不适。台北荣民总医院传统医学部整合医学科主任张清贸指出,许多患者的眼部不适感如同砂砾不断摩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据统计,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尤其多见于45至55岁的女性。
张清贸解释,干燥症可能与体内第1型干扰素(IFN-a)系统及上皮细胞的异常激活有关,导致淋巴球侵入外分泌腺体,形成慢性炎症。不仅泪腺、唾液腺易受攻击,其他黏膜如鼻腔、上呼吸道、口咽、尿道、阴道等也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如鼻腔干燥、喉咙不适、皮疹、关节疼痛等。
干眼症和干燥症:中西医合力带来新希望
面对顽固的干眼症,尤其是由干燥症引发的眼部问题,张清贸医生及其团队致力于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他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泪液分泌,从根本上缓解症状,为患者带来长久的改善效果。
2023年,团队发布了一项采用“中药复方SS-1”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了该配方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泪液分泌的显著提升。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春雨清化饮”的患者,泪液分泌量增加,人工泪液使用频率减少,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这些成果已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认可,彰显了中医药在干燥症及干眼症治疗中的潜力。
针刺疗法显成效:两大穴位快速提升泪液分泌
团队并未止步于此,还启动了一项针对干眼症及干燥症的针刺临床试验。研究中,100名患者接受“风池穴”和“攒竹穴”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施针15分钟后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显著提升4毫米,症状明显缓解。连续治疗8周后,泪液分泌增加至8毫米,效果持续而稳定。
不仅如此,治疗前患者每日使用人工泪液次数平均高达9.36次,而针刺治疗后则降至每天仅需0.37次,几乎恢复了“自然湿润”的眼部状态。受试者普遍表示,治疗后视野更为清晰,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目前,针刺疗法研究正在进行结案整理,准备提交国际期刊发表。张清贸医生表示,此项研究突破了干眼及干燥症的传统治疗方式,为医学界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整合疗法模式。他强调,针刺和中药各有优势,但科学的整合设计能使两者相辅相成,为患者带来最佳疗效。
中西医结合为干眼患者带来新曙光
专家共同呼吁,干眼症和干燥症患者不要放弃治疗,通过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不仅能显著改善症状,更能逐步恢复眼部健康。这项研究标志着中西医在慢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和疗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