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的"躺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的"躺平"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4250132_121124722


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

其实,“躺平”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今中外躺平者都大有人在,可以说一部躺平史,也是半部中国史。


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局部

为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耗费了终身,还不如「断舍离」,出世寻找内心的净土。「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被奉为道家始祖的老子,当然也是古人躺平者的精神领袖。而躺平梦蝶的庄子,更是领悟了出世哲学的真谛。

有个故事说,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干,派使臣携千金重礼,要拜他为相。而庄子只顾在濮水边钓鱼。庄子言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的骨甲蒙上罩巾装在竹箱里,供奉在太庙明堂之上。对于这只龟来说,它是愿意死后留下骨甲而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唐 王维《辋川图》

两位大夫回答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庄子说:「你们请回吧!我将照旧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行。」

诸葛孔明也曾是一位生活在后汉时期的躺平青年,小说中的他才智无穷,他的名字甚至成为后世人眼中「智慧」一词的代称。但青年的他,号称「卧龙」先生。卧,就是躺平的意思。在《出师表》中他写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或许他也只得和周围的风雅名士一样,避开纷扰的乱世,宁静地了此一生。


明 周臣 《水阁图》

魏晋时代,是躺平学的高峰,也是一个社会阶层严重固化的时代,门阀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等级森严。只有进入他们的核心圈子,才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阶层固化导致平民百姓和寒族都丧失了上升的渠道,眼看前途无望,只得「躺平」。

陶渊明就是这一时代「躺平」的代表人物。

「竹林七贤」画像砖

陶渊明年轻时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入世抱负,但他出身贫寒,根本不可能在这个阶层固化的社会站稳脚跟。和今天躺平的青年人很像,看透了世态炎凉,陶渊明也只得寻找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公元427年九月中旬,他在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时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高逸图》中的刘伶

著名的「竹林七贤」也跟陶渊明差不多,例如刘伶,他曾在《酒德颂》中写:「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别说咱去当官了,咱连房子都不想买,太阳和月亮,就好像是门和窗,四面和八方,只是庭院和路上。行路不用车,住宿不用房,天空就是帐幕,大地就是床榻,岂不逍遥快活!

唐 孙位《高逸图》

唐宋时的躺平者,大多是因仕途的失意。

诗仙李白是商人之子,不得入仕。天宝三年,李白因不能见容于朝廷,被排挤出了长安。躺平的他不再执着于出将入相,而是纵情山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李白在「躺平」期间写下《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诸多名作,体现了自己的飘然超世之心。


宋 李嵩《听阮图》

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刘禹锡,他虽然前半生出将入相,达成人生巅峰,但是后来屡遭贬谪,于是他也选择躺平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苏东坡是宋代躺平者的代表人物。出世时一再被贬,最后甚至被贬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被贬惠州时,他说「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被贬黄州时,他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被贬岭南时,他专心干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的种种躺平事迹,却胜过在庙堂的一众官员,被人传颂千古。


明周臣《山亭纳凉图》

柳宗元也是一样,被贬永州十年,他用《永州八记》表示自己躺平的决心,特别是他用《江雪》,将自己视为一个无欲无求的垂钓老翁,来化解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恨。

只有躺平,才能忘却仕途失意的痛苦,只有躺平,才能远离肮脏不堪的官场,找回自己的心灵。


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局部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卷」。清朝前期与后期,举人的录取人数基本上是:一般大的省份录取人数在一百多名,中等的省份在七八十名左右,小的省份只有四五名以下。竞争如此激烈的考试,使得绝大多数考生一辈子都考不取举人进士。

既然有内卷,那就有用「躺平」来对抗内卷的人。

唐伯虎在入京参加会试的时候,因受到徐经科场案的牵连下狱,之后直接被贬出了京城,前途尽毁。他直接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州「躺平」,靠卖画为生,整日泡在秦楼楚馆里饮酒买醉。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清代的蒲松龄早年就考取了秀才,而参加会试十几次都失败了,一直考到七十多岁还是个秀才。蒲松龄躺平无事做,竟然在乡间一棵树下摆了个茶摊,让乡民能偶尔来树下聊天说些八卦轶闻、交流时事看法,然后他才把大家说的鬼故事汇总、改写成一本书——《聊斋志异》。

达可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躺平,收敛欲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见得不能不成就一番事业,一次瑰丽的人生。


明 仇英《桐荫书静图》(局部)

躺平,避开纷扰的世俗,回归自身的宁静,这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