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折射古城之变
一条老街折射古城之变
保定市西大街在2024年经历了全面的改造和复兴。通过空间整合、设施提升和业态重构等一系列举措,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的老街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展现古城魅力的新名片。
西大街灯火通明,游人如织。 罗大庆 摄
西大街位于保定市中心,东至莲池南大街,南至兴华路,西至恒祥南大街,北至西大街北侧。这里汇聚了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是保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大街也曾因房屋年久失修、店铺业态杂乱,失去往日的繁华。经过清理杂乱业态、修缮保护建筑、提升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如今的西大街以全新的历史文化精品街区形象重现大众视野。
守护历史记忆 西大街“活起来”
步入西大街西段的直隶文化体验区,定瓷、古城香业展馆等富有保定本地文化特色的店铺依次排列。中段的康养体验馆则让游客可以学习千年药都的药食同源知识,直隶邮局则展示了体现时代变迁的邮票。
“以前没什么特别感受,改造后才发现身边这条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此丰厚,这条路是保定历史的见证。”附近居民林闽帆说。
在位于西大街天和栈的李超手绘文创工作室,主理人李超表示,希望游客漫步西大街的同时浸润保定历史文化,使普通的旅游升级为“文化探访之旅”。
优化街区功能 西大街“强起来”
2024年10月,保定首个融入“城市驿站”概念的公厕——帅府智慧公厕驿站正式亮相西大街北侧。这座智慧公厕集饮用水、智慧引导、母婴休息、无障碍间、便民服务角、网红墙等多功能于一体,让游客在如厕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家一般的便利。
“‘如厕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我们通过让如厕者感受到暖暖的人文关怀,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莲池区执法局宣传科科长张倩介绍。
注入持久活力 西大街“火起来”
2024年“五一”假期,西大街客流量达到40.03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西大街推出的“古韵新春·福满京畿”古城过大年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不是没见过西大街,我是没见过西大街这么多人。”很多网友留言说。
来自北京的张丽女士兴奋地说:“小红书上刷到好多回,糖葫芦吃了,驴肉火烧吃了,牛肉罩饼也吃到了。这里,历史、文化与美食完美交融。”
如今的保定,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已初见成效。西大街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画廊、多元交融的文旅游廊;清河道署布展开放,成为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淮军公所改造提升,打造成以戏曲文化为特色的古戏楼博物馆……
“古城焕新背后,是城市建设的智慧与创新。它不仅提升城市品质,更增强城市吸引力。未来,西大街将继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市文发集团副总经理张平说,今后,我市古城保护工作将坚持文化兴市、艺术筑城,打造古城特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文化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