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沟道mos管原理,nmos工作条件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沟道mos管原理,nmos工作条件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iaic.com/article/detail/5487.html

NMOS(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功率控制器件。本文将详细介绍NMOS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条件,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关键元件的运行机制。

NMOS的基本结构

NMOS管通常用于大功率设备,如电机驱动、开关电源和逆变器等。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压型驱动方式,通过小电压控制大电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NMOS的工作原理

NMOS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mos电容,它是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氧化层下方的半导体表面。通过施加正栅极电压或负栅极电压,可以将p型半导体反转为n型。

当漏源电压(VDS)连接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时,正电压施加到漏极,负电压施加到源极。此时,漏极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而源极的Pn结是正向偏置的。在这个阶段,漏极和源极之间不会有任何电流流动。

如果在栅极端子施加正电压(VGG),由于静电引力,P衬底中的少数电荷载流子(电子)将开始积聚在栅极触点上,从而在两个n+区域之间形成导电桥。栅极接触处积累的自由电子数量取决于施加的正电压强度。施加的电压越高,形成的n沟道宽度越大,这最终会增加电导率,并且漏极电流(ID)将开始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

当没有电压施加到栅极端子时,除了由于少数电荷载流子而产生的少量电流外,不会有任何电流流动。NMOS管开始导通的最小电压称为阈值电压。

NMOS的结构细节

取一个轻掺杂的P型衬底,其中扩散了两个重掺杂的n型区域,作为源极和漏极。在这两个n+区域之间,发生扩散以形成n沟道,连接漏极和源极。在整个表面上生长一层薄薄的二氧化硅(SiO2),并制作孔以绘制用于漏极和源极端子的欧姆接触。铝的导电层覆盖在整个通道上,在这个SiO2层上,从源极到漏极,构成栅极。SiO2衬底连接到公共或接地端子。

由于其结构,NMOS管的芯片面积比BJT小得多,与双极结型晶体管相比,其占用率仅为5%。

NMOS的工作原理(耗尽型)

在耗尽型NMOS管中,栅极端应为负电位,漏极为正电位。当栅极和源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由于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一些电流会流动。让一些负电压施加在VGG上。然后少数载流子即空穴被吸引并在SiO2层附近沉降。但是多数载流子,即电子被排斥。

在VGG处具有一定量的负电位时,一定量的漏极电流ID流过源极到漏极。当这个负电位进一步增加时,电子被耗尽,电流ID减小。因此,施加的VGG越负,漏极电流ID的值就越小。靠近漏极的通道比源极(如FET)消耗得更多,并且由于这种效应,电流会减少。

NMOS的工作原理(增强型)

如果改变电压VGG的极性,相同的NMOS管可以在增强模式下工作。因此,我们考虑栅极源极电压VGG为正的NMOS管。

当栅极和源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由于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一些电流会流动。让一些正电压施加在VGG上。然后少数载流子即空穴被排斥而多数载流子即电子被吸引向SiO2层。

在VGG处具有一定量的正电位时,一定量的漏极电流ID流过源极到漏极。当该正电位进一步增加时,电流ID由于来自源极的电子流动而增加,并且由于施加在VGG的电压而进一步推动这些电流。因此,施加的VGG越正,漏极电流ID的值就越大。由于电子流的增加比耗尽模式更好,电流得到增强。因此,这种模式被称为增强模式NMOS管。

NMOS的工作条件

  1. 导通条件:NMOS管的导通条件是栅极电压(Vg)高于源极电压(Vs),且二者之间的压差(Vgs)大于阈值电压(Vgs(th))。即当[Vg-Vs>Vgs(th)]时,NMOS管的栅极下方会形成反型层(n型沟道),使得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

  2. 导通特性:NMOS管在导通后,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压降几乎为0。虽然导通压降几乎为O,但会有一个内阻RDSon。此外,GS极之间是一个电容,只有电容充满电后mos才会导通。一般的mos管DS极之间会自带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增强mos的性能。

  3. 截止条件:要让NMOS管截止(断开),只需取消掉栅极电压即可。但是要注意,必须想办法给GS间那个电容放电(并联一个电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