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不断增加,医生提醒:脑梗复发的人,大多是这3事没做好
脑梗患者不断增加,医生提醒:脑梗复发的人,大多是这3事没做好
脑梗,这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一旦复发,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据统计,许多脑梗患者在初次发病后,由于未能妥善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关键细节,导致病情复发。本文将揭示三个主要风险因素,并提供实用的预防建议。
脑梗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时,脑部血流阻断,致使脑组织缺血坏死,其严重后果不仅是身体瘫痪,更可能丧失自主生活能力。那么,为什么一些曾患过脑梗的人,在恢复期没有好好保护自己,反而再次中招呢?事实上,大部分的脑梗复发,背后往往是忽视了这3个生活中的细节问题。
长期忽视血压控制
高血压为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常于首次脑梗发生后才重视血压控制,然而部分人血压暂时稳定便放松警惕,未保持规律的血压监测与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血压升高往往不会立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久而久之,大脑的血管已经受到了持续性的压力,增加了再次发生脑梗的风险。
曾有一位患高血压多年的患者,首次脑梗发作后,医生开了降压药并建议长期服用,可他常觉服药一段时间血压稳定了,就不再严格遵医嘱继续服药。起初,他尚会定期前往医院检查,血压状况一切正常,然而随着时光流转,他渐渐不再前往医院,也不再每日坚持测量血压了。最终,血压控制不佳,导致了第二次脑梗的发生。医生分析,患者不按时服药、不关注血压波动,实际上给大脑血管带来了巨大压力,进而导致血管壁破裂,发生血栓,堵塞了脑部血管。
事实证明,脑梗的复发往往与血压的波动有关,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不重视长期控制,容易导致血管的弹性变差,脑部血流无法正常维持,极易引发梗塞。
缺乏对血脂的管理
除了血压,高血脂也是脑梗的另一个重要诱因,高血脂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它通过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和血管内脂肪沉积,逐渐堵塞血管,增加脑梗的风险。很多脑梗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在经历过一次病情后,并没有意识到控制血脂的重要性,也没有严格执行医生的建议,导致脂肪和胆固醇在血管内堆积,最终诱发复发。
有一位患者,经历过一次轻微的脑梗发作,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降脂药并改变饮食习惯,但他只是表面上遵循了医嘱,实际上依然喜欢吃油炸食品、红肉以及高胆固醇食物。虽然患者对血脂管理有些了解,但他依然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血脂指标在检查时正常,就不需要继续过于关注。
然而,半年后,他再次经历了第二次脑梗发作,而医生指出,这与他的饮食习惯和缺乏对血脂的管理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高胆固醇与高血脂会推动动脉粥样硬化,尤其在大脑供血通道方面。血脂堆积不但加大血栓形成风险,还可能致使血管狭窄、硬化,进而诱发脑梗复发。
忽视药物和生活习惯的长期坚持
很多脑梗患者在治疗的初期,都会严格遵医嘱服药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随着病情的恢复,部分患者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经康复,甚至逐渐放弃了药物的长期服用或不再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再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饮食中不再注意低盐、低脂等要求,逐渐恢复到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模式,这些都为脑梗复发埋下隐患。
有位患者,刚经历过一次脑梗,治疗后康复情况良好。在初期,他严格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并且避免熬夜,生活作息规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放松了对生活习惯的要求,开始偶尔饮酒、熬夜、甚至不再按时服药。虽然在短期内似乎并未发现任何不适,但在半年后,他再次突发脑梗,医院检查发现,病情复发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的中断密切相关。
脑梗的复发常常是一个慢性累积过程,患者忽视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最终使得大脑供血出现问题,血管的健康状况变得脆弱,容易被再次堵塞。
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防止血压大幅波动,将血压维持在健康范围,这是避免脑梗复发的关键所在。
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尤其是有脑梗病史的人,要定期检测血脂,并严格控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合理饮食,增加对大脑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有助于血管的健康。
在脑梗恢复期,患者应继续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的长期使用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不能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精神压力,合理的作息和心态可以帮助稳定血压,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作,从而降低脑梗复发的风险。
脑梗的复发并非不可避免,但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足够的警惕,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管理好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毕竟,脑梗一旦复发,带来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才能有效降低复发的风险,保护好大脑,保障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