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业康复师眼中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关键点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业康复师眼中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关键点有哪些?

引用
1
来源
1.
http://106.12.252.101:8080/contentDetail.action?contentID=229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不仅会导致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及吞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心理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专业的康复师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专业康复师的角度总结脑卒中康复训练的关键点。

一、尽早开始,把握时机

康复训练的时机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即可在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康复训练。对于脑出血患者,由于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通常建议在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再开始康复治疗。这一时期的早期介入有助于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

二、主动参与,调动积极性

康复过程中,患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康复师需要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康复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

三、全面康复,综合治疗

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因此康复训练应与药物治疗并进,实现全面康复。康复师需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及吞咽等,应用康复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多种医学康复治疗手段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同时,还需要给予用药预防再次发作,确保康复效果的持续性。

四、循序渐进,个体化训练

在全面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功能状态的前提下,康复师应根据患者的体力和耐力,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运动时间由短到长,运动强度由低到高,运动方式由被动、辅助到自主运动逐步过渡。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患者逐步适应并提升康复效果。

五、持之以恒,持续训练

康复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断的训练,患者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巩固。因此,康复师需要与患者及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制定长期的康复计划,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的持续优化。

六、重视心理康复,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层面的挑战,如沮丧、逃避及精神异常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康复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评估患者的负性心理来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鼓励、支持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七、结合传统医学,创新康复方法

在康复训练中,康复师还可以结合传统医学的精髓,如针灸、推拿及穴位按摩等疗法,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康复服务。这些传统疗法在改善肌力、缓解痉挛、促进功能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脑卒中康复训练的关键点包括尽早开始、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重视心理康复以及结合传统医学等。只有在康复师的专业指导下,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和早日回归社会。

本文原文来自基层医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