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这个封号竟然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这个封号竟然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唐僧师徒历经十四年寒暑,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战胜无数妖魔鬼怪,终于抵达灵山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之际,如来佛祖按照功绩进行分封以示嘉奖。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菩萨,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菩萨,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唐僧面见如来佛祖,选自清佚名绘《清彩绘全本西游记》第98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有人提出疑问:这样的分封是否公平?
在现实社会中,论功行赏往往难以做到完全公平,常常引发争议。在《西游记》中,情况同样复杂。
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无疑是合理的。唐僧原是如来佛座下二弟子金蝉童子,因在课堂上打瞌睡而被贬落尘世,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以赎罪。如今,他不仅完成了取经任务,还在取经路上凭借徒弟和各路仙佛之力战胜了许多妖魔,为佛教扬名。以旃檀功德佛之名分封唐僧,既体现了他与佛教的渊源,又象征着他坚贞高洁的品德。
然而,孙悟空的斗战胜佛封号却令人费解。如来佛祖的授奖词是:“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这似乎是对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战无不胜的肯定。但佛教中的斗战胜佛,其佛性特征在于“消私心、破我执”,战场在内心而非外界,对手是自身而非妖魔。这与孙悟空的战绩并不相符,甚至可以说是相反。
孙悟空分身斗蜘蛛精,选自清佚名绘《清彩绘全本西游记》第73回“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与其他封号相比,斗战胜佛在佛教体系中地位较低。如来为何选择这个封号?可能是因为孙悟空性格活泼外向,行事与佛教宗旨相悖。如来可能担心直接封为更高位的佛会引发争议,因此选择了这个相对次要的封号。
如来为何对孙悟空心存芥蒂?这可能源于孙悟空对如来的多次冒犯:
- 如来收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孙悟空在赌斗过程中往如来手心里撒了一泡猴尿。
- 在狮驼岭故事中,孙悟空因战败而埋怨如来,甚至称如来为“妖精的外甥”。
- 取经时因未准备“人事”,阿傩、迦叶两尊者给了无字真经,孙悟空愤而质问如来。
这些经历可能让如来在封号选择上有所保留。
猪八戒对封为净坛使者菩萨表示不服,认为自己与师父、师兄相比地位相差一个等级。如来解释说,考虑到猪八戒“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的特点,净坛使者这个封号实际上是一个“受用的品级”,因为每次佛事活动都会有丰盛的美食供他享用。
四圣考验猪八戒,选自清佚名绘《清彩绘全本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沙僧和白龙马对封号并无异议。最终,师徒四人叩头谢恩,取经故事圆满落幕。
通过分析如来佛祖的分封,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封号看似不公,但实则体现了对每个人特点的考量。这个故事也反映了《西游记》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