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脏康复训练在改善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脏功能中的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脏康复训练在改善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脏功能中的价值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r-voice.com/news/2728.html

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发病时间、频率相对固定的特点。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老年患者常用的选择,但PCI治疗后并不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心脏康复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训练方式,已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心脏康复训练在改善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脏功能中的价值。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择期行PCI的160例老年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

纳入标准:

  1. 参照指南诊断为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2. 年龄≥60岁
  3. 均在本院行PCI

排除标准:

  1. 合并恶性肿瘤
  2. 伴有肺、肝、肾功能衰竭
  3. 残疾或肢体运动障碍
  4. 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
  5. 伴有未得到控制的躯体感染
  6. 因认知、精神、心理疾病无法配合研究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PCI,PCI前后均常规应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及β-受体阻滞剂。介入治疗成功标准为残留狭窄程度<10%,且患者血流达到完全再灌注。

对照组患者PCI后接受常规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宣教、膳食调整及心理辅导,同时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与血脂。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开展心脏康复训练干预,运动开始前借助Borg量表、平板试验评估患者自觉疲劳度、运动耐受强度,以评估结果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个月评估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6个月评估日常生活能力。

  1. 心功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2. 生活质量:依据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SAQ包含疾病认知程度、躯体受限程度等5个维度,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 日常生活能力:依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包括步行、上下楼梯、吃饭、洗澡等项目,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4. 心血管不良事件:统计患者PCI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病死亡。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和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干预前,LVEDV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4、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显著高干预前,6个月高于4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属于冠心病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后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生窒息性、压榨性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既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现阶段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常见有药物与手术两种方法,其中PCI作为介入手术的一种,具有创伤轻微、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老年患者中较为适用。但冠心病患者PCI后仍具有较高的心肌梗死与心绞痛风险,故PCI后行积极有效的康复干预,可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LVEF、LVEDV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优,提示心脏康复训练用于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PCI后可帮助患者提高心功能与运动耐力。观察组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方案,并在训练中结合患者病情逐渐调整运动量,能够通过运动的方式对冠状动脉结构与功能进行调节,有利于冠状动脉横切面积增加,促使心肌灌注增加,同时运动过程中也可改善血液流动,能够对斑块的溶解提供帮助,这也是患者干预后心功能改善的重要原因。长期的训练也能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增强运动耐力与肺功能,有利于氧代谢效率提高,强化心血管功能。范秋季等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有氧运动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的作用,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同时国外学者Seals等在研究中也发现有氧运动具有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也能改善老年人的动脉僵硬情况。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后4、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这与心脏康复训练实施后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提升,从而减少了患者对他人的依赖,增强了患者生活的信心密不可分。江文龙等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有效的有氧运动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配合治疗、训练,促使疾病尽早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此外,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可见心脏康复训练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状态的同时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栾春红等在冠心病患者PCI后的康复治疗中也指出有氧运动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后能够对LVEF、LVEDV进行改善,有利于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同时心脏康复训练的实施还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原文来自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