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臭氧层空洞正在继续缩小
好消息!臭氧层空洞正在继续缩小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议题,经常在世界各地引发讨论。尽管人类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方面进展缓慢,但其他方面却传来好消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CFCs)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幸运的是,由于全球范围内法规的改变和这些化学物质使用的减少,这个空洞终于开始缩小。
臭氧层是地球平流层的重要保护层,距离地球表面约15到35公里。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层主要由三种氧分子组成,能够过滤掉UV-B和UV-C辐射,这些辐射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甚至损害农作物。大气的其余部分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和其他一些气体组成,其余的气体占1%。
在20世纪后期,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化学物质,如氯氟烃(CFCs),正在缓慢破坏臭氧层。这导致臭氧出现季节性空洞,特别是在南极洲上空。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条约签署,以限制全球释放氯氟烃和其他对臭氧有害的气体。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一组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正在缩小。在9月至10月期间,当臭氧消耗达到顶峰时,2024年的空洞是自1992年以来第七小的。平均一个季节的臭氧耗损面积达到惊人的2000万平方公里。研究小组的数据甚至表明,臭氧层可能在2066年完全恢复。
为了收集数据,研究团队使用了多种系统。一些卫星(如Aura、NOAA-20、NOAA-21和Suomi NPP)从轨道上收集数据。此外,他们还使用从南极基线大气观测站发射的气象气球直接测量臭氧浓度。
测量值以多布森单位(Dobson Units)表示。一个多布森单位相当于制造0.01毫米厚的纯臭氧层所需的臭氧分子数量。当然,温度和压力会影响这一点,所以测量是基于0摄氏度和1个大气压(地球表面大气的平均压力)的层。2024年10月的测量值为109多布森单位,而2006年的最低值为92多布森单位。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效果显著,氟氯化碳的大幅持续下降,加上南极洲北部注入的臭氧,共同扭转了臭氧的消耗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