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萃新知 | 巧克力:让康熙误会的“西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萃新知 | 巧克力:让康熙误会的“西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unantoday.cn/news/xhn/202402/19497262.html

巧克力是以可可豆为主料制作的食品,深受国人欢迎。在清初时期,巧克力由欧洲传入紫禁城时,曾被康熙皇帝误认为是一种特效药。而当康熙皇帝知道巧克力的真实用途后,便将其拒之宫外。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帝患上疟疾,高烧不退,御医所开的药也无效。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等人,把金鸡纳霜(一种原产于南美洲、治疗疟疾的植物)献给了康熙帝。康熙帝喝下金鸡纳霜后,高烧立刻退去,身体很快康复。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帝的疟疾,加深了康熙对西方医药的信任。而当时,部分宫中传教士有吃巧克力的习惯,这引起了康熙帝的好奇,认为巧克力是西方的一种特效药。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六月,罗马特使多罗一行从罗马抵达广州。此行中,他专门带来内科医师一名、外科医师一名,并带有土产药物等准备进献康熙帝。康熙想到多罗曾经进献过金鸡纳霜,于是下旨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命他向多罗咨询是否有绰科拉(即巧克力),如果有则索取些,看有何药效。

当时巧克力的配方组成以可可为主,配以牛奶和各种辅料。赫世亨根据康熙帝建议奏报说明情况。奏报显示,巧克力并不是药物,而是阿美利加当地的饮品。当地人每天喝一到两次,犹如中国人喝茶一般。但巧克力并不能治疗发热、腹泻、痢疾等疾病。

作为巧克力的提供者,多罗来华后排斥我国儒教,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多罗被软禁在澳门,并于3年后病逝。由于货源中断,因而巧克力终究未能敲开紫禁城的大门。而康熙皇帝之所以对巧克力不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巧克力没有药效,且还有食用忌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