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脂溢性皮炎干货知识来啦,千万不能忽视!
满满的脂溢性皮炎干货知识来啦,千万不能忽视!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屏障受损、水分流失过快、易发红、易受刺激。它并不是单纯的皮肤屏障受损,而是一种疾病,单纯修护、滋润皮肤屏障难以彻底改善。
脂溢性皮炎发生的原因
脂溢性皮炎多发于面部、头部、背部,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中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占80%以上。目前认为一种真菌——马拉色菌,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自1846年马拉色菌被认识后,其命名和分类一直比较混乱,厚皮马拉色菌、糠枇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这14种马拉色菌由11种参与构成人体皮肤微生态。
为什么马拉色菌会过度繁殖?
马拉色菌的传递:当婴儿出生一周左右,面部就会出现马拉色菌的定植(马拉色菌定植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并通过该部位脂肪酶的分泌和皮脂降解产生的外部脂肪酸作为补充),其来源于母亲的面部或乳房皮肤。可想而知,如果母亲的皮肤上有大量的马拉色菌,则更容易传递给孩子。
皮肤益生菌减少:滥用抗生素、化妆品中某些针对细菌的防腐剂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导致有害菌获得优势等,都会导致细菌更容易繁殖、入侵,炎症加重。
汗液分泌减少,抗菌肽分泌减少
皮肤屏障受损:皮肤屏障受损,抵抗力变低就会导致真菌更容易侵入皮肤深层而引发免疫反应。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含有这类成分的违禁化妆品:使用来路不明的、速效的、美容院院装产品的女士需要特别注意。
饮食不节制:喜欢甜食、精致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物,可以导致皮脂分泌更加旺盛,为嗜脂类的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养分(马拉色菌在无脂的情况下是不会生长的)。
脂溢性皮炎的特点
因其表现特征容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因为脂溢性皮炎的表现是:很油、脱屑(“老废角质多”或“死皮多”)
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是皮肤衰老、皮肤缺水、屏障受损等皮肤问题,进而采用了错误的护理方式,致使都无法助于问题改善,因为这类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 多发于油性和混合性肤质(干性皮肤也有,但少一些)
- 主要发生在皮脂腺分布丰富的部位(如面部T区)——特别是鼻翼两侧皮肤经常发红,有的会有丘疹,脱屑明显(脱屑是很重要的标志)
- 抗细菌类药物(如夫西地酸)、去角质类护肤品(果酸、磨砂膏、撕拉式面膜)、祛痘护肤品(水杨酸、维A酸类),改善效果均有限
*小测试:洗完脸后什么也不涂,半个小时后,看皮肤有没有浮出来的皮屑,一般来说有脂溢性皮炎的皮肤,皮屑是相当明显的。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我们在前文已经了解,脂溢性皮炎受到马拉色菌、脂质分泌异常、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因素等很多外源因素作用相关;其中很多研究都倾向于认为脂溢性皮炎与真菌有关,所以有关抗真菌的药物和方法为优选。
药物调理:常用的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可以用它代替洁面乳,早晚各洗一次或每日一次。不过这类抗真菌药物可能有一定刺激,且有一部分人容易过敏,应当取少量在面部皮肤试用,观察72小时,若无不良反应方可使用。
日常护理
- 应当停止去角质、深层清洁,避免刺激皮肤,防止炎症加重;可以使用含有芦荟、丁香、黄柏、黄连、肉桂提取物抗炎、抑菌成分的护肤品。
- 良好的保湿、修复护理对于改善脂溢性皮炎十分重要,特别要注意化过浓的彩妆、过度清洁。
- 可以补充维生素B族,注意避免高糖、高脂类的饮食。
- 防晒相当重要,但是由于脂溢性皮炎皮肤屏障受损,因此不建议涂防晒霜,应当采用硬防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