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测试后发痒怎么办?原因分析与处理建议
过敏原测试后发痒怎么办?原因分析与处理建议
过敏原测试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部分人在测试后可能会出现瘙痒等不适反应。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过敏原测试后发痒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
测过敏原来位置发痒可能是由于检测时使用的试剂对皮肤产生刺激所引起,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属于易过敏体质,在进行过敏原测试后出现的过敏反应。此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处理。
检测原因
试剂刺激:在进行过敏原测试前一般会在局部涂抹试剂,以使受试者对于某种物质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判断机体是否对其存在过敏的情况。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部分人群会对该种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局部瘙痒的症状发生。此时可以使用流动清水将局部残留物清洗干净即可恢复。
个人因素:如果被测者的体质比较敏感,则在进行过敏原测试时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红斑、丘疹等不适症状。若未伴有其他不适感则不必特殊治疗,若出现明显不适感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过敏反应
湿疹样改变:若被测者本身为过敏性体质,在进行过敏原测试后会导致体内组织胺升高而引发变态反应,进而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并伴有剧烈瘙痒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涂抹治疗。
荨麻疹:如果被测者在进行过敏原测试过程中接触了较多致敏因子,就会诱发荨麻疹发作,随之会形成风团并伴随瘙痒感。建议配合医生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地氯雷他定分散片以及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皮炎:若是被测者患有慢性疾病,比如湿疹、特异性皮炎等,在进行过敏原测试期间也会因为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导致病情加重,表现出局部有炎症性的病变。对此应积极配合医生给予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口服泼尼松、甲氨蝶呤等药物辅助改善。
血管神经性水肿:通常是指血管扩张和肿胀,常与遗传有关,也可能由食物、药物、环境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嘴唇、面部、喉部和舌肿大,还可能伴有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如果不适症状较轻,可通过远离过敏原的方法缓解,但如果症状较为严重,需遵医嘱应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
此外,还有可能是银屑病等原因所造成,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