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常用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降尿酸药物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手段,但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却让很多患者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种降尿酸药物,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病情。
国内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具体来说,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则以苯溴马隆为代表。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这三种药物都被推荐为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
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成人和14岁以上儿童可选择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及泌尿系尿酸结石患者不宜使用。用药时需在早餐后服用,并注意日间大量饮水以保证尿量>1500ml,同时需要碱化尿液。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肾脏超声。
别嘌醇
别嘌醇主要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的患者。虽然别嘌醇是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但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剥脱性皮炎,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这种严重不良反应与HLA-B5801阳性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推荐在用药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对于汉族人群而言,携带该基因型的频率为10%~20%,国内外指南均建议HLA-B*5801阳性患者避免使用别嘌醇。此外,别嘌醇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皮疹、胃肠道症状、肝损害和骨髓抑制等,严重时可发生超敏反应综合征,表现为剥脱性皮炎。
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同样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且疗效优于别嘌醇。它特别适合于别嘌醇过敏或HLA-B*5801阳性者、别嘌醇不耐受或治疗失败者。非布司他是通过肝肾双通道排泄,因此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需要注意的是,非布司他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皮疹和心血管事件等。
综上所述,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建议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选择,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本文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高尿酸血症学组
作者:刘风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审核:石勇铨(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陈海冰(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成立于1981年,下设7个学组,涵盖内分泌各领域。自2008年起,该分会联合糖尿病专科分会举办“东方内分泌糖尿病论坛”。历年承办或协办各类大型学术活动,包括国际内分泌大会等。每年11月14日举办糖尿病日活动,包括健康咨询、免费血糖筛查及科普讲座。专科分会还采用新方法新形式拓展服务模式,如组织新颖宣传活动、出版糖尿病教育电视连续剧等。每年甲状腺周期间,组织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并在报刊撰写科普文章。专科分会专家积极参与上海市内分泌科临床质控中心工作,推进质控中心工作的开展,定期举办指南解读与推广,提高和规范上海内分泌领域医疗服务水平。
上海市医学会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社会团体,以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学知识普及为己任,坚持科普惠民,集中全市优秀医学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全方位推进医学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