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瑞金机场启航倒计时 江西下好“飞行棋”未来可期
赣州瑞金机场启航倒计时 江西下好“飞行棋”未来可期
赣州瑞金机场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验证试飞,标志着江西即将迎来第八家民用机场。这座机场的建成,不仅完善了地方立体交通发展网络,更为区域经济往来和商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红都即将实现直飞首都
2024年12月26日下午5时52分,东方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客机平稳降落在赣州瑞金机场,标志着该机场验证试飞圆满成功,距离正式投用又近了一步。
江西第八家民用机场缘何“花落”瑞金?为了促进革命老区发展,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建设瑞金机场。该机场于2020年12月底开工建设,总投资16.6亿元,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的目标设计,兼顾通用航空发展,是一座4C级民用机场。2024年4月,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新建瑞金机场命名为赣州瑞金机场。
关于正式通航时间,多部门表示暂未确定。不过,从近年来江西其他机场从试飞到通航的时间来看,预计数月后有望正式通航。例如,上饶三清山机场于2016年底试飞成功,2017年5月28日正式通航;宜春明月山机场于2013年3月28日试飞成功,当年6月26日正式通航。
瑞金机场开通后的航班计划显示,将逐步开通瑞金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一线城市及遵义、延安等全国旅游重点城市航线。作为一座4C级民用机场,主要支持中型客机如波音737或空客A320等机型的起降。
升级为“一干七支”民航网络
江西机场集团目前运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和九江庐山机场,加上即将通航的赣州瑞金机场,江西民航将从“一干六支”迈向“一干七支”时代。
新机场的加入,为赣南地区经济、文旅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刘英认为,机场通航后,将进一步完善瑞金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近瑞金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空间距离,提升城市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同时,机场的建成将极大促进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动力。此外,机场建成通航后,也将为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机场启航在即,进一步完善了江西民用机场枢纽的功能。根据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我省提出提升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地位,成为面向全球、辐射全国的全省主枢纽、国家区域枢纽机场;提升赣州黄金机场辐射能力,加快建设航空口岸,构建面向东南亚及东北亚,辐射赣南及粤、闽、湘等周边地区的全省次枢纽、省际区域枢纽机场;完善吉安井冈山、景德镇罗家、上饶三清山、宜春明月山等支线机场功能,加快推进抚州机场前期工作,建设成为服务于赣中、赣北、赣东、赣西为主,各具特色的省级区域性枢纽机场;推动九江庐山机场、赣州瑞金机场形成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和赣州黄金机场功能互补、一体联动发展,主要服务于所属区域的节点机场。由此可见,下一步,江西还将在抚州开建新机场,让民航网络更加完善。
让“飞行棋”下得更好
江西在丰富民航网络的同时,如何下好“飞行棋”,利用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促进发展,是民航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比与江西相邻的湖北省,目前建成的武汉天河、鄂州花湖、恩施许家坪、襄阳刘集、神农架红坪、荆州沙市、十堰武当山等七座机场,网络模式有所相似,然而江西的机场客运数据与湖北相比有所差距。如何利用这张日趋完善的民航网络,实现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刘英表示,交通强盛离不开航空、铁路等综合运输体系的协同发展,然而在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民航航班的替代效应也不容忽视。
“面对高铁网络的冲击,民航业要积极布局,不断提升航空运输竞争力。要依托现有机场和航空公司,持续提升民航机场的通达性。可以通过新开航线、加密航班、打造航空快线等方式,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是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乘客的便利性。比如,可以通过开辟快线、专用通道、专用行李转盘等方式来缩短地面的服务时间,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要鼓励空铁联运,比如可以通过飞机加高铁的跨城联运模式,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体系,从而实现从云端到地面的大交通优势互补。”刘英认为,协同发展可以让江西这盘“飞行棋”下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