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中山与致公堂:从封建帮会到民主革命团体的转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中山与致公堂:从封建帮会到民主革命团体的转变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2444276570452148.html

孙中山先生与致公堂的关系及其对致公堂的改革,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详细描述了孙中山先生在1903年和1904年对致公堂的贡献,包括创办《檀山新报》、撰写文章、主持章程修订等。文章还介绍了致公堂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后的变化。

1903年9月,孙中山先生从日本抵达檀香山,旨在增强革命力量并消除保皇党对洪门的影响。他在此地进行演讲,传播革命理念,并创办了《檀山新报》,亲自撰写了如《敬告国民书》和《驳保皇报》等文章。这一举动引起了当地的巨大反响。同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加入了致公堂,他的加入和对致公党组织的改组,推动了致公堂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904年,孙中山先生在旧金山致公堂总部,亲自主持了致公堂章程的修订。他既肯定了洪门的历史作用,又直接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新章程共八十条,明确了四个核心内容:首先,所有堂会统一更名为“致公堂”,总部设在金山大埠,各分堂也相应调整;其次,致公堂的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强调与祖国同志共同实践这一宗旨;第三,致公堂视同宗旨相同的其他会党为盟友,视持相反宗旨的为敌人;最后,所有堂友需在大埠总堂注册,才能享有相应权益。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在致公堂的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这个组织从封建帮会转变为具有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进步团体。民主革命的十六字政纲确立,标志着致公堂迈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踏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扩展资料

致公堂,又称义兴公司、洪门,是清末海外华侨会党组织。清咸丰、同治年间成立,总部设于旧金山,纽约、芝加哥等地设有分堂,以反清复明为帜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