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生""存""进""展":从历史到未来
结核病的"生""存""进""展":从历史到未来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球宣传主题是"Yes! We Can End TB"。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肺痨、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结核病的"生""存""进""展"吧。
生:出现
结核病历史古老而持久。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之后在公元前2400年埃及木乃伊上发现了典型的骨骼畸形。关于结核病最早的书面文献记录也可追溯到3300年前(印度)和2300年前(中国)。
存:死亡
多年来,结核病位居全球死因前列。18世纪,在西欧,结核病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年轻人群高发,被称为是"青春强盗"。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流行,主要攻击对象是底层的贫苦人群,"白色瘟疫"的传说正源于此。一百年以后,它仍是"死亡队长"。在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
进:进程
1882年,罗伯特·科赫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因——结核分枝杆菌。1945年,链霉素用于抗结核治疗,随后1952年的异烟肼,1960年代初期的乙胺丁醇,再到1970年代的利福平,均为抗结核治疗奠定了基石。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精准的药物治疗,使结核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展:展望
如今,结核病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22年,全球估计有1060万人患上了结核病,我国结核病患者达71万(占7.1%)。WHO提出了《全球终结结核病计划》(2023-2030),最新的展望是预计2030年结核病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要大幅下降。
实现展望所要面临的挑战
学生群体:结核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间互动交流会促进其传播。其次,学生处于发育时期,学业压力大,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最后,存在部分患病学生隐瞒病情,导致密切接触者无法得到及时就诊的现象。
老年人群:我国处于老龄化时代,老年结核病患者有增加趋势,多是由于该群体免疫力低下和(或)合并其他慢性非传染病等。防治形势主要面临的挑战是老年人易感染结核、不易被发现、复治比例较高及治疗较困难等。
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最多见,属于"姐妹病",会"相互促进"病情。当患者体内糖含量增加时,会为结核分枝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血糖控制差者易患结核病。而结核病是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因素,抗结核药物会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当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若此时不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易患上结核病。一旦艾滋病患者感染了结核病,就又会促进艾滋病的感染进程,若不治疗,两者相互影响会对机体造成致命的损害。
小U暖心话
- 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 均衡营养、睡眠充足、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 关注结核病学生、老年、糖尿病及艾滋病群体;
- 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ttps://www.who.int/news/item/06-03-2024-world-tb-day-2024-campaign-yes-we-can-endtb.
[2]Barberis I, Bragazzi NL, Galluzzo L, et al. The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from the first historical records to the isolation of Koch's bacillus[J]. J Prev Med Hyg. 2017 Mar;58(1):E9-E12.
[3]Murray JF, Schraufnagel DE, Hopewell PC.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Ann Am Thorac Soc. 2015 Dec;12(12):1749-59.
[4]刘毅,黄旭,尹文琴等. 中国学生结核病发病趋势的系统评价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2, 22 (01): 46-50.
[5]陆伟. 直面老龄化趋势 重视老年肺结核 [J].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8, 7 (03): 153-156.
[6]Restrepo BI. Diabetes and Tuberculosis[J]. Microbiol Spectr. 2016 Dec;4(6):10.1128/microbiolspec.TNMI7-0023-2016.
[7]张辉,文道琛,严兵. 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96): 107-108+110.
本文原文来自浦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