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孢不是退热药、阿奇霉素不是止咳药——给家长的一堂儿童用药必修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孢不是退热药、阿奇霉素不是止咳药——给家长的一堂儿童用药必修课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02660

"头孢不是退热药、阿奇霉素不是止咳药",这句简单的话道破了儿童呼吸道疾病用药的常见误区。在儿科诊室,关于抗生素的错误使用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误区,并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在儿科诊室,这样的疑问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孩子咳嗽三天了,吃阿奇霉素怎么不见好?""高烧不退要不要加点头孢?"一句"头孢不是退热药、阿奇霉素不是止咳药",道破了儿童呼吸道疾病用药的在广大家长中常见的误区。

儿童呼吸道疾病用药的三大认知误区

  1. 抗生素=万能消炎药
    超60%家长认为发热咳嗽就该用抗生素,其实儿科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有报道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毒检出率为70.3%,感染的炎症病毒引起较多,头孢这类的抗生素出场几率不高、 不是“主力队员”。

  2. 对症下药≠对症状下药
    把止咳药当咳嗽"灭火器",忽视病因判断,止咳药物可能掩盖咳嗽的病因,导致大人忽视潜在的严重疾病(如肺炎、气道异物等),从而延误治疗。

  3. 经验用药陷阱
    上次生病用头孢有效,这次继续套用。非专业人士的对儿童的“经验性”用药需慎之又慎。

解密常用抗生素在呼吸道感染应用的真实身份

头孢类抗生素

  • 真实作用:针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β-内酰胺类杀菌剂
  • 适用场景:确诊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 经典误区:病毒性感冒发热时盲目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

阿奇霉素

  • 药物本质:大环内酯类抑菌剂,对支原体/衣原体敏感
  • 正确打开方式:主要应用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在常见的呼吸道细菌感染中也有作用。其他方面,阿奇霉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这使得它在治疗一些伴有炎症反应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时,不仅能抗菌,还能减轻炎症症状,只是辅助作用且有限。
  • 经典误区:普通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咳嗽反复使用,无效果且可能诱发耐药,部分会有胃肠道的不适表现。

孩子呼吸道感染观察要点

症状观察三步法

  1. 记录热峰曲线(记录发热持续时间、临床实践中通常以腋温≥39.1℃或肛温≥39.5℃作为儿童高热的标准,特别是>40℃的体温,需要立即就医)
  2. 分辨咳嗽特征(喘息伴随?犬吠样?金属音?有没有时间特点?)
  3. 观察伴随症状(反复吐泻?皮疹?气促?精神萎靡?抽搐?往往发热之外伴随明显的伴随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预警信号

  • <3月婴儿体温>38℃,且一定时间持续出现发热症状
  • 发热伴意识改变/抽搐;喘息气促
  • 安静情况下呼吸频率明显增加>60次/分(婴幼儿)
  • 自测血氧饱和度持续<94%

孩子呼吸道感染在有效的、科学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强观测,并通过检测明确病原,制定下一步标本兼治的方案至关重要。盲目的认为使用头孢或者阿奇霉素就可以退热止咳的观念切不可取!

建立科学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用药认知体系

  1. 理解疾病自然病程:普通病毒感冒发热可能持续3-5天
  2. 破除"用药仪式感":不是呼吸道感染所有症状出现都需要药物干预,加强观测和护理,改善舒适感受,原则上少用药甚至不用药,减少盲目的抗生素的应用。
  3. 掌握阶梯用药原则:从一般护理→对症治疗→明确病因后的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细菌性支气管炎等,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还能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当我们不再将头孢当作退热神器,不再把阿奇霉素视为止咳法宝,才是真正为孩子筑起健康防线。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