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幼儿园足球特色教育的实践策略
高品质幼儿园足球特色教育的实践策略
高品质幼儿园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学前教育政策为引领,开拓创新,促进幼儿园文化、课程、教师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最终实现高品质幼儿园的建设和不断完善。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广泛开展幼儿足球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绵阳小岛幼稚园作为教育部首批“足球特色幼儿园”,旨在以建设高品质幼儿园为愿景,以足球特色活动开展为契机,通过探索足球教育的价值、实践思路和策略,为幼儿创设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环境,让幼儿乐于参与和体验,从中收获健康和成长。
一、开展幼儿足球教育的价值审视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足球活动对促进幼儿心血管功能,改善呼吸系统,促进幼儿心智发展,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培养幼儿团队意识等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幼儿园科学有效地开展好足球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发展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且能为每一位幼儿的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重点培养幼儿运动兴趣和能力
足球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满足幼儿生理、心理需求,它以灵活多变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能主动依据个人喜好和能力生发出各种玩法。 足球是综合了各种大肌肉动作的运动,幼儿在踢、踩、运、传、接等游戏中不仅可以发展视神经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可同步发展奔跑能力、重心控制能力、耐力、步伐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等。与此同时,学前儿童动作水平的日益提升意味着身体的力量性、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各类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同步发展幼儿成长思维和意志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强健体魄的运动,对发展幼儿感知觉、注意、记忆、成长思维及坚韧不拔、不惧困难、敢于拼搏等品质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在一次次挑战和对抗中逐渐懂得:不惧怕困难,因为困难是成长的机会;客观看待挫折,因为挫折会带来收获;正确看待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失败将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三)有效提升幼儿合作意识和水平
足球运动是一项大型集体活动,互相协作是其关键所在。首先,幼儿通过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协调,一起探究、分析、思考、总结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幼儿逐渐了解了“小组”“团队”的概念,为了完成任务或进入更好玩的游戏中,逐渐学会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接纳包容。其次,教师可通过足球游戏过程中的事件,如失利引发讨论、胜利引发分享,让幼儿在带着切身感受与深刻体验的交流沟通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二、高品质幼儿园建设视角下的实践思路
(一)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梳理育人目标
“五彩小岛润泽童年” 是我园一直秉承的办园理念,我们始终坚守儿童发展的初心,珍视儿童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我园本着“强身、健体、益智、养德”的足球课程理念,结合我园五彩儿童培养目标,着眼于足球游戏中幼儿的全面发展,构建了足球课程三大目标体系(见图1)。
图1 足球课程三大目标体系
第一,以球强身。对标我园儿童培养目标“爱运动”。 身体发展是首要目标,足球是强健幼儿体魄、提升幼儿运动能力的主要载体。将足球活动与幼儿运动核心经验相结合,通过足球活动提升幼儿的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和器械具操控能力。
第二,以球益智。对标我园儿童培养目标“慧游戏、乐创造”。 结合幼儿足球游戏本身特点,观察幼儿在足球游戏中的行为,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五个方面梳理幼儿在足球游戏中的认知、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
第三,以球立品。对标我园儿童培养目标“喜探究、善交往”。这里的品包括品格和学习品质两个方面。足球运动中特有的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形式,能够培养幼儿勇敢、友善、负责、关爱、专注、乐观等良好品格。同时,在对球的操控过程中,幼儿敢于探究和尝试、积极专注、不怕困难等学习品质也逐步养成。
(二)在幼儿足球的发展规律下构建课程内容
在足球运动中,需要头、眼、躯干及其他身体部位共同参与和配合,以身体控制、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移动能力为基础,并相互促进。 依据足球游戏的基本特点和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园从教、玩、赛三个维度将足球课程分为足球学习活动、足球游戏活动和足球专题活动三个部分。
第一,足球学习活动。 教师围绕幼儿运动核心经验预设目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教学活动,着重提升幼儿的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和器械具操控能力。
第二,足球游戏活动。 幼儿以足球为活动材料进行的自主游戏。在晨间锻炼、早操、户外游戏等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足球专题活动。 包括“我和足球有个约会”主题运动会、“鹰仔杯”足球联赛、五彩教师足球赛以及联动家长和社区开展的亲子足球嘉年华、超级爸爸足球赛、园际足球联谊活动等。
(三)在全园保教的系统下融入足球特色
我们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基于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结合足球课程实施目标和内容,从环境创设、球场设置、器材投放、班本特色等方面营造全方位、多元化的足球氛围,将足球特色教育有机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充分让幼儿感受足球的魅力和体育精神。
第一,园所环境以足球为桥梁架接精彩世界。我园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创设了“足球系列”主题环境,从足球的发展史、世界杯以及绵阳女将张琳艳到班级足球联赛积分榜和射手榜,将幼儿感兴趣的足球话题、活动精彩瞬间等展示在走廊、教室或门厅。将足球与孩子的经历、经验结合在一起,丰富幼儿的精神与物质环境,调动幼儿感官参与,让孩子们从知道、关心足球再到热爱和玩转足球。
第二, 一日活动以足球为纽带串联五大领域。我们坚持将足球教育与五大领域内容相结合,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例如,我园每天的足球操,师幼人手一个足球, 孩子们的锻炼热情被全面点燃;户外锻炼时,足球随处可取,孩子们在操场运球、传球、跳踩球、射门,用矫健的身影展示着他们的风采;生活时段,老师们将枯燥的足球技能、规则创编为生动有趣、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足球带来的欢乐。
三、推进幼儿园足球特色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分年龄段开展适合幼儿的足球活动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以该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游戏水平为依据,在目标的制定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小班重点培养对足球的兴趣。 通过足球游戏,让幼儿愿意接近、感受、使用足球,激发幼儿的兴趣。 以足球游戏“喂小兔子”为例,教师通过创设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游戏情境,将“足底推球”的玩法改编成儿歌,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并愿意和足球做游戏,在游戏中掌握足球技能。
第二,中班重点培养相关规则、意识。中班幼儿是守则意识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设计提升其守则意识和能力的小游戏。以“幼儿闭目行走”为例,在“幼儿能闭目向前走5-10 步,不跌倒”的目标下,设计了两个层次“运西瓜”活动,帮助幼儿完成目标:一是创设用脚赶西瓜的情境,让幼儿原地蒙眼推拉球,此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用身体感知足球的滚动。 二是闭目移动,要求幼儿闭目用手将西瓜运到仓库,在游戏中教师将“仓库”的距离从3 步逐渐增加到12 步,旨在让幼儿记住“仓库”的位置,对准目标后在闭眼状态下准确行进至目的地,增强幼儿的记忆能力与身体素质。
第三,大班阶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以“跳跃能力的发展”为例,在“能正确地跳、向前跳等简单动作”的基础上,设计了“合作大闯关”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以夹球跳的状态自由选择伙伴,在相互协作中,才能跳过障碍物到达终点,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多种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组织适龄幼儿全员参与的联赛
第一,班级联赛助成长。每年春季,我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班“鹰仔杯”趣味足球联赛和小中班足球游戏的“足球月”主题活动。 在大班联赛中,各班幼儿自己设计队旗、队名、比赛口号,组建啦啦队,每场比赛都记录着他们的成长与收获,也让他们明白了人格的完善和团队的精神比起足球技能和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每年秋季,我园开展“我和足球有个约会”主题运动会。从运动会的筹备、项目的选择到运动会的开展,全园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沉浸式地卷入到这场盛会中。 运动会不仅增强了孩子的体质,增进了家园、社区的交流,而且让参与的所有人充分体验到足球带来的欢乐与成长。
第二,园际交流展梦想。 我园成立了“鹰仔”足球社团。 近年来,我园多次参加绵阳市“奔跑吧.少年”足球嘉年华、四川省体育展示大会等活动,并多次与绵阳市姊妹园开展了园际友谊赛。 上场后,双方队员握手,相互表达尊重;比赛中遵守规则、文明踢球,体现出良好的人文素养;当比分落后时,能够自我调节,继续努力,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比赛的胜负并不是足球的全部,走出绵阳走向全国的交流更是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深入地感受足球的魅力。
(三)进行体能与发展相结合的评价
用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分析支撑足球游戏开展成效检测、幼儿及教师发展质量评价,是足球游戏评价的科学意义所在。 我园依据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体系平台推出的PDA 测评体系(Physical-DataArchives),通过对各个年龄段幼儿健康及运动数据的采集和研究分析,不断迭代幼儿足球活动课程及活动设计,动态监测评估幼儿运动能力成长轨迹,充分利用评价的有效数据和真实信息,结合教师撰写的足球游戏案例,为诊断和改进足球游戏质量提供了参考思路,最终促进幼儿及教师在足球游戏中的完整发展。
在小班段的体能测评数据中,以“超级快递”游戏为例,小班组的平均成绩在14.56 秒,较快的班级平均用时13.16 秒,而有个班平均耗时16.15 秒。当看到测评数据中的明显差距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原因分析:该班主要为新小班,相较于其他班级幼儿的入园时间晚了一年,因此幼儿接触足球的经验少,运动能力相对弱。 接着我们对班级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调整,在一日生活中,根据该班幼儿的运动能力,在组织丰富多样足球游戏的同时,还邀请到该班家长与幼儿在家一起玩运球、双脚连续向前跳及绕S 跑等运动游戏,既促进了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器械操控能力等体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师足球游戏的有效组织、指导以及科学评价的水平。
(四)推动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第一,园本研训促精进。 幼儿教师尤其是女教师接触的足球运动专业知识有限,缺乏对足球游戏的理解和认识。 在提升教师队伍的足球专业性上,我园不断梳理存在的问题,运用教、培、研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互动研讨、案例学习、跟踪观察为基本策略,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采用少数带动多数的方式,让男教师与骨干教师共同成立体育专题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足球课程教研,主要围绕课程的情景化、游戏化进行研讨。 定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足球专项培训,包括足球知识技能、游戏化课程等,不仅让班级教师掌握相应的足球知识和技巧,还提高教师组织足球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每学期,我们有足球专项教学活动展示,在年级组的打磨和研讨中,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足球运动的目标和趣味性。除了教研、教学,教师足球赛也是园本研训的一部分。我们以年级组和部门为单位,开展女教师足球赛,大家从抵触足球运动,慢慢地了解足球规则,研究足球战术,再成长为足球爱好者,女教师足球队的成立,也让全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如虎添翼。
第二,家园协同创特色。我们充分挖掘资源,将有足球兴趣、爱好、特长的家长召集起来,成立了“超级爸爸”足球队,他们主动走进足球课堂、足球赛场,和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勇敢、自信和坚持;一群热心的“超级妈妈”智囊团也积极地为足球运动出谋划策,提供后勤保障;我们利用社区资源,在各项活动中邀请专业足球教练、裁判为足球活动做深入指导。 家、园、社区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携手共筑幼儿足球梦。
小小的一颗足球,为幼儿的生活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幼儿是足球游戏中最靓丽的风景,我们将始终坚守“幼儿全面发展”的初心,让孩子们肆意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学习、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莉,杨帆,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