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早晨做好7件事,胜过天天吃抗抑郁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早晨做好7件事,胜过天天吃抗抑郁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6/20/67966354_1146927860.shtml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每天早上坚持做一些特定的事,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很有帮助,有效率能达到 68%(这是哈佛大学 2022 年的数据)。下面就给大家介绍 7 种早上可以做的事,它们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改变我们的想法,让心情变好。

一、晒晒太阳醒醒神(6:30 - 7:00)

为啥有用

早上的阳光里有蓝光,我们眼睛里的视网膜细胞被蓝光一照,就能让大脑里一个叫下丘脑 SCN 核团的地方活跃起来,这样就能让我们身体分泌血清素的量增加 27%(这个研究结果来自《自然神经科学》2021 年发表的文章)。血清素多了,我们的心情就能变好。

具体怎么做

  • 一睁眼,就把家里遮光特别少的窗帘打开(遮光率小于 5% 的那种)。
  • 站在窗边或者到户外,让眼睛和阳光保持 30° 的夹角。
  • 一边晒太阳,一边做 5 分钟慢慢深呼吸(可以试试 4 - 7 - 8 呼吸法,就是吸气 4 秒,憋气 7 秒,呼气 8 秒)。

二、简单拉伸,活动身体(7:00 - 7:15)

为啥有用

  • 我们做拉伸动作的时候,肌肉里的感受器会被激活,向大脑传递信号。
  • 拉伸能让我们身体里的筋膜滑动,把里面不好的炎症因子释放出去。
  • 还能让关节里的液体循环起来,让大脑里脑脊液的代谢变快。

具体怎么做

  • 躺在床上,做仰卧蝶式伸展,这个动作能活动到我们的腰大肌。
  • 像小猫、小牛一样,做猫牛式脊柱波动,这样能让我们的迷走神经更放松。
  • 站在门框那里,做门框胸椎拉伸,把帮助我们呼吸的肌肉打开,让呼吸更顺畅。

三、吃对早餐,补充营养(7:15 - 7:30)

吃啥好

要吃能补充神经递质的食物,这些食物搭配起来有个好办法:要有色氨酸(它能变成血清素)、B 族维生素(帮助身体吸收营养)、还有 Omega - 3 脂肪酸(帮助营养吸收)。

早餐吃这些

  • 水煮蛋,一个水煮蛋里大概有 250mg 的胆碱,对身体很好。
  • 亚麻籽燕麦粥,里面有 1.8g 的 Omega - 3 脂肪酸。
  • 巴西坚果,吃一点就能补充很多硒元素。
  • 发酵酸奶,里面有益生菌,对肠道好。

四、听点好音乐,放松心情(7:30 - 7:45)

听啥音乐

  • 听那种频率在 13 - 30Hz 的 β 波音乐,能让我们更清醒。
  • 听 432Hz 频率的音乐,能让我们身体里让人紧张的皮质醇减少 18%。
  • 听大自然的声音,像下雨声、海浪声这种白噪音,能让我们大脑里管情绪的地方更稳定。

可以听这些

大家可以去搜 John Hopkins 医学院专门做的治疗音乐列表,里面的音乐都很适合听。

五、写一写,改变想法(7:45 - 8:00)

怎么写

  • 先给自己的心情打分,从开心不开心、有没有精神这两个方面评价。
  • 把自己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写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想问题太片面或者太悲观了。
  •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能做到、有时间限制。

有啥用

如果能连续 21 天每天早上都这么写,我们那些不好的想法能减少 41%(这个是《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20 年的研究结果)。

六、和人聊聊天,增进感情(8:00 - 8:10)

怎么聊天

  • 可以按照 GROW 模型来聊,就是先说说自己的目标,再讲讲现在的情况,然后想想有哪些办法,最后问问对方愿不愿意一起做。
  • 聊天的时候,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先说说看到的事情,再讲讲自己的感受,然后说说自己的需要,最后提出请求。
  • 聊天的时候,和对方保持 60cm 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能让我们身体分泌催产素,让我们感觉更亲近。

七、规划一下,提高效率(8:10 - 8:20)

怎么规划

  • 用艾森豪威尔矩阵,把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分成四类,先做重要又紧急的。
  • 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比如工作 50 分钟,休息 10 分钟,这样效率更高。
  • 做事情的时候,找那种自己有点挑战,但又能做到的,这样更容易进入状态。

小贴士

临床心理学专家建议,大家可以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情况,看看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每两周用 PHQ - 9 量表给自己测一测,看看心情有没有变好。要是抑郁症比较严重,这个方法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它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哦。

(注:所有数据均来自PubMed核心期刊)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