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离职赔偿标准全解析
职工离职赔偿标准全解析
职工离职赔偿标准因不同情形而异,包括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者主动离职等。本文将详细解析各类离职情形下的赔偿标准,并探讨年终奖发放条件及10年以上员工的特殊赔偿规定。
职工离职赔偿标准
职工离职赔偿标准需根据不同离职情形确定,具体如下:
一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是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如未提前通知、违法裁员等,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是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是因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法定过错情形导致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职工离职赔偿需依据具体情形,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标准。
12月提离职1月走有年终奖么
是否能获得年终奖,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看公司规章制度。若公司明确规定了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比如需在职到特定时间、完成一定业绩指标等。若按规定,在年终奖核算周期内正常履行职责,且满足发放条件,即便12月提离职1月走,也可能获得年终奖;反之,若不满足规定条件,则可能无法获得。
二是看劳动合同约定。若劳动合同中有关于年终奖的具体条款,需依据合同执行。若合同约定离职员工不享受年终奖,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若未明确排除离职员工,且员工符合相应业绩等要求,有获得的可能。
三是看往年发放惯例。如果公司往年对于类似情况的离职员工有发放年终奖的惯例,在没有新规定或特殊说明时,可合理期待获得年终奖。但如果往年都不发放,此次获得的难度较大。
10年以上员工离职怎么赔偿
10年以上员工离职的赔偿情况,需根据不同情形具体分析:
员工主动离职:若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离职,如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调整等,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员工离职: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法定过错情形,员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0年以上员工,若工作满10年不满15年,支付10个月工资;若工作满15年,在协商一致解除或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最高不超过12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10年以上员工的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职工离职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