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让孩子学会表达的4个步骤,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让孩子学会表达的4个步骤,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472092553_12105672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表达方面存在困难,要么不愿意说话,要么表达混乱。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不同性格的孩子都能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一步: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这是激发孩子主动表达的最有效方式。当孩子有需求时,家长应该及时回应。回应的方式需要根据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而有所不同。

  • 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家长应该积极回应,让孩子知道时间界限,并给予一定的主导权。例如,当孩子希望家长陪他玩时,可以明确说:“好啊,妈妈陪你玩半小时,那玩什么呢?”

  • 当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时:家长也应该做出回应,但要注意回应的方式不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例如,在公众场合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蹲下来,安静地抱着孩子,轻轻说:“妈妈知道你不高兴,妈妈陪着你好不好。”同时,可以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你要像爸妈这样说话,爸妈才能听得清楚,你哭着说话,爸妈都听不清楚,所以也没有办法帮助你呀。”

第二步:专注地听孩子在讲什么

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应该遵循“不打断、不纠正、不评价”的原则。专注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

等孩子说完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确认刚才说的事。例如,如果孩子说要去公园玩跷跷板,家长可以重复一遍:“你是说要去公园玩跷跷板是吗?”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认真倾听,对他的表达能力表示肯定,从而更加积极地回应。

第三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家长经常会责备孩子“给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记不住”。但实际上,孩子可能根本听不懂家长说的话。因此,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孩子沟通。

例如,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比如“你不可以光脚在地上跑,穿上鞋再出门吧”。信息越简单,孩子越容易理解,也越容易做到。

第四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仅仅只是口头语言,还可以是肢体动作、文字、图画或者音乐。家长可以有意引导,丰富孩子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

  •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多关注形容词、比喻句。遇到形容词和比喻句时,可以有意放缓阅读的步骤。例如,当孩子喜欢“蓝蓝的天空像大海一样”这句话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还有什么和大海一样呢?”

  • 锻炼肢体语言:可以通过表情游戏、指令游戏等游戏来锻炼。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不说话,只通过表情和肢体,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游戏。这有助于孩子通过解读表情和动作,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帮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

四大性格孩子的引导注意点

  1. 活跃型的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肢体语言会比较丰富,兴奋时会手舞足蹈地表达,表达也相对清楚并有一定的逻辑。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关注到对方的感受,但一定要把事情说完才行,不然说完就会着急。这时家长要耐心地听孩子说完,不要打断,也不要纠正孩子的说法。

  2. 反应型的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心情时也会手舞足蹈,但不看别人的反应只顾自己说,有时急于表达但不知道怎么表达,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把一件事说完整。例如:“你要去和小朋友玩沙子对吗?你想要妈妈帮忙吗?”

  3. 接受型的孩子:很安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在陌生场合比较拘谨,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有委屈也会压在心里。如果家长说“你不高兴了是吗”,孩子会点点头或者流眼泪。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想去,但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好,这时如果妈妈说“你想去玩吗?妈妈陪你一起去”,这时孩子有可能会去,但如果孩子不去也不要强迫,尊重孩子的意愿就可以。

  4. 敏感型的孩子:表达的方式就是黏人,不爱表达但经常会有情绪。这时家长可以主动问他“你是想玩这个玩具是吗?”还要注意的是,敏感型的孩子往往是比较纠结的孩子,如果他拒绝,但又表现出一些脾气,想要又不敢要的样子,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问他“妈妈觉得这个很好玩,你可以陪妈妈一起玩吗?”引导他说出自己的需求。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和针对不同性格孩子的引导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