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模型技术学习过程梳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模型技术学习过程梳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1/18/39126439_1133745708.shtml

大模型技术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话题,但其涉及的理论、技术和应用较为复杂。本文将从神经网络模型架构、基于知识库的向量检索(RAG)、微调与提示词工程、智能体Agent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梳理大模型技术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前沿技术。

神经网络模型架构

大模型技术的核心是神经网络模型,其主要结构包括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或多个隐藏层。不同网络层之间通过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每个神经元都有其参数,神经网络的效果就是由这些参数值决定的。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正向传播、损失计算和反向传播的方式来调整神经元的参数。目前主流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CNN(卷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等。大模型主要采用预训练方式实现智能,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达到类智能的能力。

基于知识库的向量检索(RAG)

大模型技术存在知识有限制和训练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RAG(检索增强)技术。RAG通过外挂知识库的方式,在提问大模型之前先从向量数据库中查询数据,这样大模型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外部资料库,可以更好地应对新知识和特定领域的问题。

微调与提示词工程

微调是在相似任务的预训练模型基础上,通过少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当前任务。提示词工程则是通过优化问题描述方式,帮助大模型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

智能体Agent

智能体是大模型与外部工具结合的载体,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任务。通过function call、langchain等技术,大模型可以调用外部工具完成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任务。

总结

大模型技术从理论到应用涉及多个模块和大量细节,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架构、知识库检索、微调与提示词工程、智能体Agent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大模型在解决复杂任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学习大模型技术需要系统性地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细节,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场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