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语中“母亲”的各种称呼:从日常用语到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语中“母亲”的各种称呼:从日常用语到文化内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522437674405191979

“母亲”一词不管在哪种语言中都是最基础的词汇了。我们每个人都与母亲骨肉相连,母亲忍受痛苦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又耗尽心血养育了我们。

在日语中,对于自己的母亲、他人的母亲都有不同的称呼方法,称呼母亲又有比较随意、亲切、口语化的称呼词,又有正式、严肃、书面化的称呼词。

年龄不同,叫法不同:

这和大多数国家都相同,在我国,很多孩子小时候都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妈妈”,但到了青少年时期后就更喜欢称呼为“妈”,其原因,就夏月君个人来说是觉得“妈妈”这种叠词适合小孩子叫,因为叠词叫起来更有可爱之感。长大后,尤其是男生叫“妈妈”会总觉有些许羞耻,好像自己还是小孩一样。同样,日本人在直接称呼自己的母亲时,随着年龄的不同叫法也会有不同。

在英语国家,幼儿常称呼自己的母亲为“mama”“mummy”,长大后则改为“mum”“mother”。日本人在幼年时也会常称呼母亲为ママ,这种叫法几乎是世界通用;不管哪个年龄段,最常用的就是母さん、お母さん了。

说话人所处角度不同,叫法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在直呼自己母亲时会叫“お母さん”,例如:「お母さん、今日の晩ご飯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在称呼他人的母亲时也会叫“お母さん”,例如:「あなたのお母さんは何をしていますか。

但在向第三者提及自己的母亲时不可以用这个词,而是要叫“はは”。例如:「うちの母(はは)は教師です。

母亲的尊敬称呼法:

我国敬称对方的母亲可称呼”尊堂、尊上、令堂、令母、令慈”等;谦称自己母亲可称呼为“家母”。

日语中,称呼对方母亲或自己母亲都可用“お母さん”,这个词中接头词「」和接尾词「さん」其实都是有尊敬的意思的。

另外,在日本,成年男性还经常称自己的母亲为「御袋(おふくろ)」。这个词原为尊称,在辞典《大辞林》中的解释为“母親を親しんで呼ぶ語。古くは、男女ともに自他の母親の敬称として用いた。現在では、主に男性が他人に対して自分の母親をいう場合に用いる。”亲切称呼母亲的用语。古时男女都用此词敬称自己或他人母亲。现在主要是男性在对他人提及自己母亲时的称呼。

另外,带有古色古香的母亲敬称还有「母上(ははうえ)」「お母さま」,在大河剧或一些古老的大家庭中常能听到此叫法。

书面上,常用的就是「母親(ははおや)」了。

拟亲属称呼中的“妈妈”:

对无亲属关系的人也可叫“妈妈”,这点其实我国文化中也是存在的。我国有习惯性习俗,对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广泛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称或自称。在社会心理学上这是一种“趋近”心理,能够缩小交流的心理间隔,密切相互的关系,让被称呼者感受到亲近感和被尊敬感。

而这种将亲属关系称谓用于称呼非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的现象在日本也是常见的,意味着给对方以家庭成员的待遇,也是重视亲属关系的民族心理的表现。例如在我国,人们常常将与自己父母辈年龄相仿的女性长辈称呼为“大妈(大娘、伯母)”。日本相似地,称父母辈女性为“おばさん”,可写成汉字“伯母さん”“叔母さん”。

日本社会的母亲概念称谓:

日本人还将母亲概念的称谓用于社会中,例如在餐厅、娱乐界、风俗业,行业内的职员及客人都习惯称呼女老板为“ママ、ママさん”,寄宿的青年学生也习惯称女房东为“お母さん”。

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反映了日本传统家族的特殊结构。在近代以前,日本家族并不完全是血缘性群体,因为它“能够把不同类属的成员包括进来,同时能够把同类属的成员排除出去。这种家族里,不仅毫无血缘关系的外来人可以被请来做继承人,甚至仆从、管家也可以被吸收为家庭成员,并以家庭成员相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