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文化密码》:揭秘经典名著背后的道教智慧
《西游记中的文化密码》:揭秘经典名著背后的道教智慧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著作。四川大学詹石窗教授所著的《西游记中的文化密码》一书,从道教思想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之作,为我们揭示了《西游记》中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
《西游记》的作者之谜
提到《西游记》的作者,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吴承恩”。然而,四川大学詹石窗教授在《西游记中的文化密码》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吴承恩还是丘处机?
我国两位重量级学者胡适和鲁迅都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到《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然而,复旦大学张培恒教授在1983年的《社会科学战线》第四期中提出了《西游记》的作者非吴承恩的观点。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丘处机(金元时期全真道领袖人物)所著,至于究竟是不是丘处机,詹石窗教授在这本书中又给了充分的佐证资料。
我们目前所阅读的《西游记》一书最早的版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但在这个版本的《西游记》中并没有作者名字,仅有“华阳洞天主人校”。那么华阳洞天的主人又是谁?作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用道教文化逐一分析了“华阳洞天主人”中的细节,得出了“华阳洞天主人”最初可能是丘处机所撰写《西游记》时的自我隐喻。
《西游记》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唐僧师徒二人行至观音禅院,受到了金池长老的热情接待。金池长老为了套出唐僧是否携带宝贝,特意询问唐僧有无宝物。唐僧深知出门在外不宜露富,因此一口回绝。孙悟空却在一旁插话,说自己前两天在包袱里见到一件袈裟,看起来像个宝贝,想要拿出来给长老看看……正是这次显摆,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麻烦。观音禅院老和尚图谋袈裟不成最终引火烧身。
作者在这一章节从《周易》“河图之学”角度分析讲解,得出《西游记》作者以离卦为基础构想观音禅院火灾这一故事章节的。而老和尚为了得到袈裟,和广智,广谋二人商议放火谋害唐僧师徒。而这一场景又和《周义 离卦》中的九四爻辞吻合。“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这又证明了《西游记》的作者精通周易,很多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以周义中的内容为基础展开的,比如本篇就是以离卦基础来设计故事情节。
道教修行观念和道教神祇
《西游记》中的“西天取经”故事,反映了道教的修行观念。道教认为凡人要成为神仙,必须经过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磨炼,去除恶欲,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小说中还包含了“三清境”的斗极祖师洞真大道元始天尊、斗极宗师洞玄大道太上道君,斗极真师洞神大道太上老君”等三位道教尊神。除此以外,小说中还设计了很多道教书籍资料,诸如《老子化胡经》等体现了道教在《西游记》中的元素。
以上,是我读这部书的一些小感悟,本人非宗教信仰人士,对相关理论知识也比较浅薄,遇到不对之处还请专家人士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