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行车安全提醒:防“春困”、“春雨”、“春寒”,这些要点请收好
春季行车安全提醒:防“春困”、“春雨”、“春寒”,这些要点请收好
春天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但也是交通事故多发期。针对春季行车特点,本文总结了多项安全提示,从防“春困”到防“春雨”,从酒驾防范到安全带使用,旨在帮助广大驾驶员提高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防“春困”
对于经常开车的驾驶人而言,“春困”可谓是“顽疾”。春季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缩短,导致睡眠不足。加上驾驶室在阳光照射下比较温暖舒适,开车时驾驶员容易产生犯困现象。“春困”是春季导致事故的“首要杀手”,主要导致驾驶员应变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常出现判断失误。
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 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 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通畅、温度和湿度适宜。在车上备清凉油或风油精,犯困时涂抹,可刺激皮肤或神经,消除疲倦感。
-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
- 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 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 夜间长时间行车,应注意休息,保持平和心态。
防“春雨”
春季是个多雨的时节,下雨的时候路面湿滑能见度低,驾驶人驾车时应该注意慢行,集中精力,控制好车速。在遇到积水的路段更要低速行驶,不能高速涉水,车速太快会把积水溅起挡住视线,看不到前方的路容易出现事故。在雨中行驶的时候还要注意躲让行人,因为行人一般在雨中都撑着雨伞穿着雨衣,听觉和视觉受到影响,一定要提前按喇叭慢行避开。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切勿酒后驾车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因为饮酒之后,酒精会麻醉神经,导致人的手脚的反应程度降低,影响油门控制、刹车、方向掌控。酒精的刺激还会引起视觉模糊,大脑反应能力、判断降低。饮酒之后还会使人疲劳困倦,更会加重发困,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您不要酒后驾驶。
防“春寒”
春季有时也可能出现寒冷天气,俗称“倒春寒”。驾驶人出车时,要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寒准备。行车中,遇有大风、下雨、下雪等气候能见度较低的情况,除降低车速外,要尽量避开行人、非机动车,与之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 出车前检查车辆雨刮器、轮胎、灯光、喇叭等设备性能,另外也要关注刹车是否正常。
- 控制车速,确保行车视线良好。
- 预防感冒,关注天气,备好防寒物品,做好防寒准备。
安全带的重要性
安全带是驾乘的车辆受到猛烈撞击时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的装置。汽车的行驶速度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玻璃撞碎而飞出车外,造成人员受到更大的伤害。为防止发生类似的伤害,驾驶人和乘客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
春季驾车出游,佳木斯公安温馨提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文明驾驶,确保旅途平安。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