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运用医院的意见反映管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运用医院的意见反映管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drf.org.tw/2024/05/27/knowledge01-2-21/

许多自认为遇到争议的病家,在就医过程中存在疑虑或委屈,不知道能向谁表达、反映;也有病人不敢直接问医师,又担心向院方反映是“告状”,可能对后续照护产生负面影响。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社工师王春雅指出,“意见反映”是病人的权利,也是医病间的沟通桥梁。医院都会设有意见反映的管道,对于病家提出的各种意见,会尽量提供协助与解答,希望促进医病沟通、提升医疗品质,建议民众可以妥善运用,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一般民众应该如何向医院反映需求,以及医院的意见反映管道如何运作呢?药害救濟基金會訪談王春雅社工師,整理出5大重点:

1. 多元管道可运用,有专责单位受理

王春雅社工师指出,医院通常会提供多元的管道来了解病友意见,除了现场反映,还有申诉专线,或设置在明显处的院长信箱或意见箱,多数医院网站也会提供e化的意见信箱或留言版。而院内通常设有专责窗口,负责病友意见的整理和回复。

若病家反映了负面意见,例如对照护过程有疑虑、要求改善硬件设施等,负责窗口会在了解事件经过后,再给予回复,或是透过内部程序,转请相关单位进一步说明、沟通或检讨改善。反之,病家亦可利用这个管道,表达对医疗团队或医疗过程的肯定或感谢。

2. 给医院适当处理时间

“我们理解每则抱怨的背后,反映的是病家的心急与疑问。”王春雅社工师表示,各家医院作业时间不同,大多会先回复病家已收到意见,将尽速处理,让病家安心。有些意见可以由负责窗口即时回应,但是若涉及个案医疗处置、临床作业流程等,通常会转请相关单位协助厘清,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整回复。

例如“就医等太久”,往往让病友为之气结,也是常见的申诉内容,王春雅社工师表示,这涉及制度和结构因素,虽无法立即解决,但负责窗口能同理对方拖着病体久候的不舒服感受,会尽可能提供辅助的工具或资源,例如指导病人利用网站或候诊APP来查询看诊、领药等进度,不用一早就来等候。

3. 清楚具体描述经过和诉求

王春雅社工师说,民众提出建议或疑问时,最好尽量把与事件相关的人、事情经过、时间、地点叙述清楚,有助于让负责窗口快速掌握病人需要,医疗团队也较能针对问题回应,或提供相对应的协助。

比如曾有家属抱怨医师赶病人出院,还强调听说其他病人有同样抱怨;事实上每个病人可以出院的条件不尽相同,病家向院方反映意见时,应该要让院方知道,病人对于出院有哪些疑虑、需要什么帮助,才有机会让医疗人员针对疑虑,进一步确认及说明,或是与家属讨论后续照护方式,让病人安心出院。

实务上,常见到病家情绪性的谩骂,或投诉某位医疗人员态度不佳,但不愿表明自身身份,也未叙明时间地点,王春雅社工师说,即使医院有心化解,但遇到这种状况也无从查证、改善,无奈之下也只能当作黑函看待。

4. 住院中的疑虑,建议即时反映

王春雅社工师提醒,若是住院中病人对于医疗照护过程有意见,建议最好当下立即反映,让医疗人员能及时处理或加强沟通;若事后才反映,院方通常需要透过行政程序进行回溯调查,可能因此让病友错失即时沟通和获得协助的机会,而当误会或不满持续累积,若医疗结果不如预期,也容易衍生争议。

5. 意见反映内容应限于医疗业务

有些申诉内容为针对特定医疗人员的私领域议题(例如婚外情、家务事),或是在医院以外的私人恩怨,若与医疗业务无关,由于不影响病人的就医权益,医院则无法处理这类的意见申诉。

药害救濟基金會说明,民众若有医病沟通的问题、不知如何跟医院反映意见,欢迎浏览医疗关怀资源专区(https://medcare.tdrf.org.tw/)或洽询医疗关怀咨询专线:(02)2351-0740。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药害救濟基金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