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佛研究:晒太阳与死亡率的关系,适度晒太阳更长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佛研究:晒太阳与死亡率的关系,适度晒太阳更长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1/10/170868_1147272781.shtml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揭示:适度晒太阳的人群死亡率更低。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对阳光的传统认知,让我们重新思考阳光与健康的关系。

过去,人们对阳光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部分人因担心晒黑或惧怕皮肤癌而刻意回避阳光,另一些人则对阳光过量照射的危害视而不见。然而,科学研究的深入让我们对阳光与健康的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适度接触阳光的人群,其死亡率低于总是躲避阳光的人。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我们开始重视阳光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适度晒太阳,绝非毫无节制地暴晒。在炎热的夏日,阳光中的紫外线异常强烈,若长时间暴露且未采取恰当防护,皮肤极易受损。皮肤可能会发红、疼痛,乃至脱皮,即晒伤。更严重的是,长期过度晒太阳会大幅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紫外线会损害皮肤细胞的DNA,长此以往,这些损伤可能累积并诱发细胞癌变。此外,过度暴晒还会加速皮肤老化,使其变得粗糙、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和色斑。

那么,适度晒太阳为何有益健康呢?一个关键因素是阳光能促使身体合成维生素D。当紫外线照射皮肤时,人体会开始合成这种对健康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D的作用不仅限于骨骼健康,它对免疫系统、心血管健康乃至癌症预防都具有关键意义。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偏低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部分癌症。长期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患病几率会显著上升。因此,通过适量晒太阳获取充足的维生素D,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阳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在寒冷的冬季,许多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生活乏味的情况,这就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症(SAD)”。研究发现,阳光不足可能导致抑郁情绪产生,而阳光能够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这一被称为大脑“快乐激素”的物质,能让人感受到愉悦和积极的情绪。缺少阳光则会使血清素水平下降,使人感到疲惫、无力,甚至引发焦虑和抑郁。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转化为身体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寿命。

所以,保持适量的阳光照射,既是对身体的关爱,也是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此外,阳光还能通过刺激皮肤中的神经感受器,激活大脑的“愉悦中枢”,并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让人精神饱满。充足的睡眠与适量的阳光相结合,能显著增强我们的愉悦感,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在享受阳光带来的好处时,我们必须警惕过度暴晒的风险。皮肤科专家建议,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是晒太阳的“黄金时段”,每次暴露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在阳光强烈时外出,应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长袖衣物,这样既能享受阳光,又能有效避免过度照射带来的不适。

总之,阳光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正确看待阳光,充分认识到过量晒太阳的潜在风险,同时了解适度晒太阳的益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选择在阳光较为温和的早晨或傍晚适当晒太阳,确保身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尽情享受阳光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迈向健康长寿的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