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症超声:“急诊之眼”助力急诊重症精准救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症超声:“急诊之眼”助力急诊重症精准救治

引用
1
来源
1.
http://health.cnwest.com/jksh/a/2025/02/25/23007944.html

在急诊室里,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从除夕夜的一位突发意识丧失的老年男性患者开始。这位患者被紧急推进抢救室时,已经处于意识不清、血氧低、呼吸衰竭的危急状态。值班医师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但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嘴唇发紫,机械通气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极低。

重症超声:急诊室里的“火眼金睛”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急诊科医护团队初步判断患者存在脑血管意外合并呼吸衰竭,但具体病因仍需进一步检查。为了减少转运途中的风险,急救小组决定采用重症超声进行快速诊断。

通过测量患者视神经鞘直径,发现数值远超正常范围,提示高颅压;通过观察心脏、下腔静脉超声,发现存在“下腔静脉塌陷,乳头肌亲吻征”等血容量不足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通过肺部超声,发现存在左肺大面积肺不张。

有了超声提供的关键信息,急救小组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基于视神经鞘测量结果显示的高颅压及低血容量状态,选择高渗盐水为主的渗透性治疗方案精准进行降颅压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脑灌注。针对肺不张,治疗方案包括调整呼吸机参数、体位管理、进行吸痰等,以促进肺部复张。

床旁超声持续对患者的视神经鞘、血流动力学、肺部情况进行监测。随着治疗的推进,视神经鞘直径逐渐缩小,提示颅内压在慢慢下降,肺部的超声图像也逐渐好转,肺不张的区域在减小。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医护团队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患者颅内压逐渐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氧合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取得阶段性胜利,而重症超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诊断作用,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急诊科医生利用床旁超声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呼吸系统状态,在减少患者转运风险的同时,为准确、判断病情提供实时依据,并据此制定了针对性治疗方案,体现出急危重患者床旁超声“早发现、早治疗”的巨大价值。

床旁超声:急诊医学的创新突破

急危重患者床旁超声不同于传统、由超声科完成的超声检查,由急诊医师主导、目标明确,将超声医学与急诊医学跨学科结合,通过独特的可视化视角,进行全天候即时、可重复、精准、目标导向性诊治,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范畴,不是对传统超声检查的代替。

近年来,某医院急诊科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疾控系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的号召,先后派出多名医护人员至多家知名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参加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培训学习。

目前,该医院科室可开展急诊超声应用包括:

  1. 心脏骤停病因鉴别,心肺复苏质量评估
  2. 血流动力学评估,如心功能,下腔静脉变异率
  3. 肺部超声
  4. 主动脉超声
  5. 胃肠超声
  6. 少尿/无尿鉴别
  7. 视神经鞘直径测量
  8. 超声引导操作技术

重症超声提供更全面的生命支持,降低医疗风险,进一步提高了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急诊救治的效率和精准度,更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