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饮食调理:3类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饮食调理:3类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贫血(Anemia)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也不像大病,但是却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不可轻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贫血的问题,其实贫血常见于妇女、老人、以及怀孕妇女,有些孩子更因为缺铁或维生素,而有贫血的状况。轻微的贫血通常没有症状,若没有定期抽血检查,很多人贫血很久了都还不自知!究竟贫血症状有哪些?贫血吃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为什么会贫血?贫血症状有哪些?
如何知道自己有无贫血?通常先从一个人的外观可见,贫血症状可能包括:
- 嘴唇颜色常显青白或紫,或嘴唇干
- 脸色苍白或发黄,皮肤干燥无光
- 容易手脚冰冷、常感虚弱、体力不佳
- 头晕、眼前发黑、头痛
- 心悸、呼吸困难,严重贫血甚至会引起心脏问题、甚至昏迷
photo by xframe
其实不只是营养不良容易缺血喔!另外身体缺铁、缺维生素B12、疟疾、癌症、铅中毒等,都有可能引发贫血。在台湾,有高达25%女性有贫血问题。台湾女性普遍摄取铁质不足,导致长期缺铁,这可能是台湾女性贫血主因之一。
如何知道自己可能缺铁?3个缺铁性贫血前兆
第一类:偏食、过度减肥
偏食或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都会导致吸收不良而缺铁。
第二类:生理期出血较多
另外消化道出血、外伤、生理期、癌症等造成铁摄取量不足,也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第三类:孕期及哺乳期间容易缺铁
怀孕时母亲会将体内的铁质透过胎盘优先供给胎儿,而哺乳时也会透过母乳把铁质供给幼儿,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贫血。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呢?
“缺铁性贫血”就是要补血,才能让身体更健康,并且预防进一步的疾病。除了接受医生处方吃铁剂之外,更重要的是从食物里获得养分。
- 蛋白质类:肉类尤其是红肉,豆类如豆腐、豆浆等。
- 蔬菜类:以深绿色蔬菜为佳,如菠菜、莧菜、川七、绿花椰等。
- 水果类:如樱桃、葡萄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也很适合。
- 中药类:龙眼、红枣、枸杞子也相当补血,可泡成茶饮用。
除了西药的铁剂,中药里的补血方有“四物汤”和“当归补血汤”,这两道都是药膳食疗,非常养血补气。
- 四物汤:四物汤太有名了,里面当归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白芍柔血补血,熟地滋补,川芎行血补气,再加上血肉有情之物像是鸡腿、牛肉、排骨等一起炖煮,有利于人体吸收又好吃!
- 当归补血汤:这是名医张仲景很推崇的补血方,当归补血、黄芪补气,加入羊肉一起煮,气血双补再加上羊肉温补,爱喝汤的女生一定会喜欢。贫血的人可以考虑一周两次进补,营养又暖身。
photo by Alesia Kozik from Pexels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型贫血差異
提醒大家,还有一种较少见的贫血称为“地中海型贫血”,它与一般缺铁性贫血不同,这是基因问题属遗传体质,较无法改善。而患有“地中海型贫血”的人,就不可以用上面的方式补铁,不仅无济于事,体内铁质太多还可能造成反效果。
晕眩时的急救穴位:可止心悸、稳定精神
不管你是哪一种贫血,贫血都会引起晕眩或虚弱,建议贫血的人要学几个急救穴位,以免因为头晕在路上跌倒或昏迷。内关穴、人中穴、风池穴,有状况时都可以重按作刺激,可止心悸、稳定精神,一旦平稳之后,请尽快回家休息,补充龙眼红枣热饮,可补气养血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