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养胃第一方:参苓白术丸,5种黄金搭配,脾胃强一倍!
中医健脾养胃第一方:参苓白术丸,5种黄金搭配,脾胃强一倍!
聚餐后出现肚子疼、拉肚子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和脾胃虚弱所致。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味调理脾胃的常用药——参苓白术丸,并整理了它的黄金搭配,帮助大家调理脾胃,补益身体!
参苓白术丸的组方与功效
参苓白术丸是一个健脾益气的药,它的原方来自于宋代的参苓白术散,宋人将此方收录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由当时的官办药事机构编撰,类似于现在的药监局,所以书中记载的方子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疗效可靠的。
以下是参苓白术散的组方:
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各20克
薏苡仁、莲子肉、桔梗、砂仁各10克
白扁豆15克
人参入五脏,补五脏之气,自然也就能补脾气。
白术健脾,使脾在运转的过程中更有力量。
茯苓既能健脾也能祛湿,主要用于脾虚有湿,祛湿的作用会更突出一些。
湿气是脾虚了以后,脾不运化的结果,配上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这些常用的祛湿药;再配上桔梗、砂仁,砂仁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化湿;最后由山药、甘草给脾胃补充营养和能量。
由于自己煎制非常麻烦,因此可以选择它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长期服用参苓白术丸可以改善以下3方面的问题,快来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呢?
1. 湿气过重
湿邪内生,这是由于饮食不当,损伤了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液代谢不畅,进而积聚形成痰湿之邪。
常见症状:
- 大便溏稀不成形
- 舌头两侧出现齿痕
- 头脑昏沉不清醒
- 面部、头发易出油
- 腹部松软肥胖
- 晨起嗓子有痰
- 舌苔厚腻等
《黄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此时,参苓白术丸是不错的选择。该药中的白扁豆、茯苓、薏苡仁和砂仁等药物,都能健脾祛湿、化湿或渗湿,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
2. 脾虚
现代人由于饮食不节,如过度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暴饮暴食以及饮酒等,易对脾胃造成极大损伤,容易导致脾虚。
常见症状:
- 食欲下降
- 倦怠乏力
- 进食后腹胀
- 不消化
- 大便溏稀
- 甚至出现胃痛、胃酸、胃胀或反酸、烧心等
参苓白术丸中的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莲子等健脾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强体质。
3. 气虚
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
常见症状:
- 精神疲惫
- 乏力
- 语声低微
- 抵抗力弱
- 容易感冒等
要解决气虚问题,关键在于补气。参苓白术丸中的人参大补元气,与健脾的白术搭配,能补足体内的气。
参苓白术丸的黄金搭配
参苓白术丸对于脾虚湿气重的人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促进脾功能和提升气血,但有些人服用后却出现了上火的状况,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湿气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中医把湿气细分为湿热、湿寒、痰湿等不同类型。虽然参苓白术丸对于一些湿气体质适用,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湿气体质。今天谈谈来给大家介绍正确的搭配方法。
1. 参苓白术丸搭配附子理中丸
在这种组合下可有效缓解因脾胃虚寒引起的上腹部冷痛、呕吐和泻泄等问题。此外,该组合还加强了温中健脾的效果,对于缓解因脾胃虚寒导致的症状改善非常显著。
2. 参苓白术丸搭配暖胃舒乐片
暖胃舒乐片具有温中补虚、调和肝脾功能,并促进气血循环等作用。参苓白术丸具备健脾益气功效,在这种组合下可改善虚寒性脾胃问题以及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相关症状,如见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
3. 参苓白术丸搭配平胃丸
由于长期脾虚导致体内痰湿过重,在平时身体感到沉重、舌苔厚腻,并经常感觉喉咙有痰。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处理掉体内的痰湿,否则即使服用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也只会助长上火,可以搭配平胃丸来加强化解痰湿的能力。
4. 参苓白术丸搭配桂附地黄丸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如果长期存在脾胃健康问题,则无法有效滋养先天之本即肾脏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腰酸腿软、四肢冰凉、畏寒怕冷、精神不振、长期大便失调和夜间尿频等情况。
甚至有些人晚上还会出现腹泻问题,这可能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加减桂附地黄丸来同时补益脾肾功能。
5. 参苓白术丸搭配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解气滞和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参苓白术丸能够健脾益气,在这种组合下适合那些有腰膝酸软、体力衰竭感的患者。通过同时补充脾胃能量和温补肾阳,可以提升身体对水液代谢的能力,适用于同时存在脾虚和肾虚以及水湿内盛的人群。
在这里,谈谈要特别提示大家:
虽然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都具有补益肾阳的作用,但使用时还是要注意区分。
- 桂附地黄丸温性强于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的作用更强。
- 金匮肾气丸在补肾阳的同时更加偏于化气利小便,利水之功远大于桂附地黄丸。更适合对于肾阳虚伴水肿,小便不利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