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区控烟志愿者创新宣传方式,守护无烟环境
北京两区控烟志愿者创新宣传方式,守护无烟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和西城区的控烟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和校园开展了一系列控烟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和学生的控烟意识,还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了社区和校园的无烟环境。
楼道控烟宣传:从源头减少二手烟危害
海淀区控烟志愿者服务分队抓住重阳节期间社区活动的契机,组织5名控烟志愿者在逸成东苑社区开展控烟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专门的控烟宣传展台,摆放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宣传手册、控烟知识答卷、控烟宣传折页等宣传品,以及控烟口罩、灭烟盒、“公交卡夹”和购物袋等诸多小礼品。
志愿者们通过“控烟知识问答”环节,重点强调了楼道吸烟的危害,引发居民共鸣。居民们普遍认为楼道属于公共空间,不应该成为吸烟场所。通过答题领取小礼品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参与热情,也有效提高了控烟知识的普及率。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品140份,发放小礼品100余份,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控烟意识,为创建无烟社区奠定了基础。
校园控烟教育:从源头预防青少年吸烟
西城区控烟志愿者服务队则将控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从源头预防青少年吸烟问题。今年年初,西城区控烟志愿服务队联合多家学校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北京北站前广场、百万庄图书大厦前等多个地点,开展了8场次主题控烟宣传活动,共有88名师生、32名志愿者参与。
活动中,志愿者们向学生和居民宣讲《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烟草对青少年发育成长的危害,并鼓励学生积极举报校园及周边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行为。
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有的负责发放控烟宣传资料,有的捡拾烟头和垃圾,有的维护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还有的担任文明交通引导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有效传播了控烟理念。
结语
控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海淀区和西城区的控烟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创新的宣传方式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创建无烟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如文章所呼吁的,“少年强则国强”,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控烟教育,可以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