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楞严经》三缘断,菩提现!明心见性的究竟之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楞严经》三缘断,菩提现!明心见性的究竟之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0IPSK30553GSDY.html

《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关于心性、悟道和无明的论述,对理解佛教哲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解读《楞严经》中关于无明的论述,探讨无明的本质及其与自然性、因缘性的关系。

接着来讲《楞严经》,前面讲了佛性非自然、非因缘。接着是讲无明也是非自然、非因缘。佛接着说: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译文」:“如果狂性是自然就有的,那么就应该一直都有狂怖。可是没有狂怖之时,狂性又潜藏在何处呢?”

「解读」:狂性喻指无明,以此来凸显无明并非自然性,说明无明不是本来就有的。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狂性本来就有,那就应该一直处于狂怖的状态,可我们明明有不狂怖的时候,说明狂怖不是本来就有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无明是自然性,那么无明就应该一直存在。

可是在悟时,也就是一念未动之时,清净本然心中,明明没有无明,悟道的圣人,是没有无明的。

所以就说明了,无明不是本来就有,所以无明并非自然性。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译文」:“假如狂性不是自然有的,而是因缘有的,而头原本没有妄,又为何会狂走呢?”

「解读」:这是再破无明是因缘性的认知。因为前面讲了无明并非自然性,于是担心阿难又认为是因缘性,故继续破之。

假如狂性不是自然就有,而是因为照镜子的因缘之后才生出狂怖,可头本来无妄,既然他的头没有丢失,那他又为什么会狂走?

也就是,他并没有这个丢失头的因缘,但他依然还是狂走了,说明他不是因为这个因缘而生出的狂性,那么狂性就并非因缘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