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存】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和「斜杠族」Slasher有何不同?
【职场生存】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和「斜杠族」Slasher有何不同?
在当今职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由职业(Freelancer)和斜杠族(Slasher)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生活方式看似充满自由和可能性,但其中也蕴含着不少挑战。本文通过三个真实案例,深入探讨了Freelancer和Slasher的区别及其优缺点。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与斜杠族Slasher的分别
Freelancer一词通常指那些独立接项目工作、没有固定雇主的人,他们往往以项目为基础(project-based)来承接工作。而近年来兴起的Slasher则不同,他们通常同时从事多个不同领域的职业,比如可能是摄影师/美容师。这种称呼来源于职业之间的斜线(slash)。
要成为Freelancer或Slasher,通常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技能,如写作、乐器演奏等。因此,这类人群常见于媒体工作者、作家、设计师、摄影师、钢琴教师等行业。虽然他们享受自由带来的便利,但也面临着收入不稳定的风险。
Slasher陈雪儿:“要克服压力!”
陈雪儿(Zoe)是一位典型的Slasher,她的身份包括时尚造型师、时尚专栏作家、旅游专栏作家、公关公司老板、KOL等。大学毕业后,她在时装店担任买手,同时为不同媒体撰写专栏。由于买手的工作时间过长,限制了她的发展空间,于是她在年轻时选择了放弃稳定工作,成为一名Slasher。
作为Slasher,Zoe认为生活和工作已经密不可分,即使是假期也离不开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得到客户的赞赏和读者的认可让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她兴奋于能够接触到各种新事物和新机会。
Zoe强调,成为Slasher并不容易,因为这个行业的失败率很高。她不鼓励年轻人盲目追求这种生活方式,认为首要条件是能够克服压力,面对失败,并且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让他人否定自己的价值。
要成为成功的Slasher,除了需要广泛的人脉,Zoe还强调每次接工作的态度至关重要:“接到工作后要全力以赴,做到有成效,客户自然会继续找你,连他们的朋友也会来找你。”
Slasher Ruby:“要喜欢学习。”
Ruby在香港土生土长,虽然外表像“鬼妹”,但内心却有着港人典型的高效性格。她拥有一家自己的纸艺公司,制作帽子、灯罩和首饰,同时在幼儿园担任兼职英语教师,还从事法语和英语的翻译工作,还是普拉提和儿童瑜伽的导师。
Ruby认为,成为Slasher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管理。很多人以为她没有正职,可以有大量时间完成工作,但实际上她往往只能分配很少的时间给每项工作。尽管如此,她仍然享受现在的生活,认为人生短暂,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份工作。
Ruby指出,要成为Slasher,必须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遇到问题时懂得放手,不浪费时间。简而言之,Slasher需要非常有组织性、逻辑性、高效、适应性强,并能承受较大压力。
Ruby提到:“作为多重工作者,口碑非常重要,我的工作大多来自推荐,人们只会把工作交给值得信赖且灵活的人。”
Freelancer嘉恩:“要没有家庭负担。”
嘉恩是一位自由职业的助理舞台监督,主要负责协助不同剧团的导演管理从排练到公演的各项事务,包括协助演员对稿、安排道具、与设计师开会等。她从小就热爱舞台艺术,五年前加入天比高创作伙伴后被一位老师带入这个行业。但由于戏剧行业大部分职位都是兼职性质,她不得不走上Freelancer的道路。
为了保持专业水准并确保每次都能出席,嘉恩通常同一时段最多只接两个项目。为了维持生计,她还需要从事其他副业。如果有机会,她更希望成为全职的舞台工作者,但行业内的全职空缺不多,她可能还需要继续“自由”一段时间。
嘉恩认为,要成为Freelancer,首要条件是没有家庭负担,因为最常面临的问题就是接不到足够的工作。不过,她也提到做Freelance并非只有艰辛,最享受的就是那份“自由”,可以随时无牵无挂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