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沙俄的千古一帝为何未向东扩张?
叶卡捷琳娜二世:沙俄的千古一帝为何未向东扩张?
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曾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帝国,其版图扩张历程中,几位关键君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叶卡捷琳娜二世不仅通过三次瓜分波兰和吞并克里米亚汗国大幅扩张了俄国版图,还为俄国发展海军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位被誉为"沙俄千古一帝"的女皇,为何在其统治期间从未向东扩张?
沙皇俄国巅峰时期拥有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前身莫斯科公国顶天了也就280万平方公里。沙俄领土的扩张主要发生在几位重要君主的统治时期:
- 伊凡四世时期,吞并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征服西伯利亚汗国。
- 彼得一世时期,进军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击败瑞典王国,拿下波罗的海沿岸,建立圣彼得堡。
-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三次瓜分波兰,吞并克里米亚汗国。
-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夺取清朝外东北外西北,征服中亚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等。
单纯从领土范围来看,亚历山大二世的贡献最大,他在位期间至少帮俄国扩张了551万平方公里。但论土地的重要性,除了彼得一世以外,当属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不仅帮助沙俄得到了大片波兰东部领土,还获得了克里米亚半岛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克里米亚汗国:沙俄进军海洋的关键
克里米亚半岛在当今俄乌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作为黑海的重要据点,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是天然良港,一年四季都不上冻,非常适合发展海军。历史上,鞑靼人建立的克里米亚汗国曾是俄国人的噩梦,他们依靠奥斯曼土耳其的支持,成为东欧霸权。直到1783年,沙俄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这为俄国打造黑海舰队创造了条件。
三次瓜分波兰:6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收获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的另一大贡献是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个17世纪的强国巅峰时期拥有100万平方公里和1000多万人口,但在18世纪走向衰败。沙俄趁机在1772年至1794年间三次瓜分波兰,累计获得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从奥斯曼土耳其获得的土地,总计为俄国增加了67万平方公里的重要领土。
为何叶卡捷琳娜二世未向东扩张?
尽管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功绩卓著,但她并未对东方领土表现出浓厚兴趣。原因有三:
- 西伯利亚开发问题:要想东侵,必须在西伯利亚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但当时西伯利亚缺乏良田,守军粮食供应困难,从欧洲运输成本高昂,得不偿失。
- 恰克图贸易利益:1728年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中俄贸易蓬勃发展,恰克图成为重要贸易窗口。沙俄从这里将中国商品销往欧洲,获利丰厚,自然不愿轻易破坏这一贸易关系。
- 海洋战略追求:叶卡捷琳娜二世深知,亚洲东部海域不适合发展海洋军事和经济,因此将工作重心放在欧洲部分,尤其是黑海。
唯一的交涉:土尔扈特人东归事件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沙俄在欧洲几乎所向披靡,但在与清朝的唯一交涉中却以认怂告终。当土尔扈特人从伏尔加河畔东归时,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派军阻拦,但进入清朝境内后,沙俄未敢轻举妄动。当沙俄要求交出土尔扈特人时,乾隆皇帝关闭恰克图贸易点予以回应。最终,叶卡捷琳娜二世为恢复贸易,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