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构建活力创新轴 引领湾区科技攻关
广州构建活力创新轴 引领湾区科技攻关
图:广州市13日发布规划提出,建设“广州活力创新轴”,打造大湾区科技攻关引领区。图为广州南沙拓展创享湾。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13日公布《广州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标志着“广州活力创新轴”正式亮相;定位湾区四链融合引领地,打造“大湾区科技攻关引领区”。创新轴南段将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地区共建湾区“创新三角”。专家指出,香港既可通过北部都会区建设来承接“创新轴”的辐射,也可发挥香港科技和金融优势主动参建“创新轴”,将为香港带来更大合作发展空间。
把握前沿合作先机 港科大基地落户南段
“广州活力创新轴”是在广州传统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的基础上,面向科技时代、湾区时代新谋划一条重要的城市功能轴线: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至南沙科学城,串联了东部中心、狮子洋增长极等重要战略节点,贯通广州南北、缝合湾区东西的关键区域,面积约1567平方公里。
作为湾区创新资源的集聚高地,广州活力创新轴拥有广州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40%的硕博学历人口,51%的高新企业和74%的独角兽企业。基于资源优势,规划提出,加速贯通“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完整链条,按照北、中、南三段,提出优化“一芯两翼”的空间结构,构建分工有序、创新发展格局。
其中,创新轴南段打造“前沿合作翼”,包括庆盛、南沙科学城、明珠湾、南沙枢纽等重要平台,主攻海洋科技、空天科技、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等领域;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地区共建湾区“创新三角”,加快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交通中枢和科创交流服务中心。
“‘广州活力创新轴’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形成统一效应,并延至北部的中新知识城和南部的南沙科学城,几乎把广州主要的创新资源都联系起来。依托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发挥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跟深圳、东莞、佛山等湾区城市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大方向。”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广州活力创新轴还与大湾区“广深港澳创新走廊”交汇融合,将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城市空间规划协调,有利于创新资源集群化,产生更大的凝聚力。
学者:推动“产学研+金融”融合发展
彭澎指出,“广州活力创新轴”延伸至南沙,到了“大湾区中心”位置,有助于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共建共享。香港既可以通过“北部都会区”建设来承接“创新轴”的辐射,也可以发挥香港科技和金融优势,主动积极参与到“创新轴”各个节点的建设中;比如在南沙科学城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参与,推动“产学研+金融”的融合发展。
现时香港企业、高校等已率先布局。其中,粤港智谷作为“广州活力创新轴”南段庆盛枢纽片区首个交付的产业园,注册及入驻企业突破120家,包括上市公司及相关下属企业近20家,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向为主导。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也落户,携手该产业园打造“湾区硅谷”。
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等投资建设的“粤港合作南沙高端制造产业港”项目近期也在穗港智造基地迎来首批次楼栋封顶,将构建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集群。该产业港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港引入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澳门青委会两大平台,促进“创新轴”与港澳人才、技术、资源、服务等互通共享;当前已进驻6家专精特新企业,涵盖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汽车传感器制造、精密加工等领域。
本文原文来自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