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力证书:各地政策动态与市场交易情况
绿色电力证书:各地政策动态与市场交易情况
绿色电力证书(绿证)是国家能源局核发的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
绿证交易情况
2025年1月,全国交易绿证5310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2596万个。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6.06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2.64亿个。
各地政策动态
浙江省
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计划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同时,加强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
海南省
出台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开展66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积极谋划节能降碳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的有效衔接。
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核发首批绿证并签署首份绿证交易合同。项目自2023年12月并网发电以来运行稳定,绿色电力产出高效。
辽宁大连
2024年当地绿电交易规模突破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倍。绿电绿证市场需求旺盛,交易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甘肃省
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主体与周边用户市场化交易。完善绿证能耗扣减统计制度,推动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体系。
新疆
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消纳绿证录入及2025年1月数据收集工作。市场主体需通过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参与绿证交易。
贵州省
督促和指导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主体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绿证全覆盖。鼓励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电力现货交易。
四川省
聚焦晶硅光伏等特色优势产品,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规则标准。强化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
云南省
2000座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站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有效夯实绿证核发基础。
政策解读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政策,申报和成交价格应分别明确电能量价格和相应绿色电力证书价格。省内绿色电力交易中不单独组织集中竞价和滚动撮合交易。
售电服务
市场外的差价结算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稳定的电量收益,绿色电力交易政策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电力证书(绿证)实现新能源环境价值变现。
政策与机制优化方向
绿证核发将基于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确保了绿证核发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本文原文来自北极星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