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总溪河: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
贵州毕节总溪河: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
总溪河,这条发源于贵州赫章的河流,流经毕节七星关和纳雍,最终汇入乌江。它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贵州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
总溪河的自然美景
总溪河全长12公里,水面宽三四十米,水深二三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时而平稳如镜,时而波浪排空。两岸青山对峙,峭壁入云,猴啼鸟鸣,飞瀑鸣响,洞穴成群。乘船而下,宛若置身雄奇的三峡和秀丽的漓江。
两岸有银湾子、五簸浪、一线天、观猴浪、石龙、三级飞瀑、段家湾口等景点。其中,迎宾峡的造型犹如一人拱手迎接客人;大清湾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两岸壁立千切,崖上枝蔓低垂;鸭儿石是水中之石,它犹如一只肥硕的白灰色水鸭,静静伏身于滞流的河面;沈家浪河面狭窄,水流湍急,让漂流变成了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长浪峡之浪,则仿佛野马撒蹄,一浪接一浪,不停拍打岩石,是山与水难得一见的自然之吻。
人文历史与神话传说
万寿桥是毕节、纳雍公路的要津。桥长60米,宽8.5米,高25米,架两山间。万寿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桥头立有两块石碑,记载造桥始末。
关于万寿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总溪河上无桥。清道光十九年,毕节富商糜百万仗义疏财,招募工匠拟建万寿桥。糜百万所资银两不够,观音化作一少女,乘一叶小舟立于河中招亲,声明说,谁能用银子打中她,就嫁谁。一时间,许多人纷纷投掷银两,却始终没人击中。所集银两最后赠予糜百万修桥。捐了银两,少女忽然不见。人们最终在总溪河上看见一枝杨柳,才知少女系观音所化。为纪念筹资建桥的观音,人们在万寿桥头修建了观音阁。
地质地貌与人文特色
总溪河不仅孕育了奇山异水、危崖峭石,还孕育了一个名叫“玛瑙红”的樱桃品种。1996年4月,纳雍县农业局农艺师徐富军在自己的樱桃基地上偶然看见一棵樱桃树与众不同,最终培育出独特的樱桃品种,取名玛瑙红,而当初那棵樱桃树,则被其封为“母亲树”。
总溪河为人类留下了峡谷景观,然后又羞赧地躲到地下,从而成就了具有“喀斯特地貌百科全书”美誉的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总溪河的名称由来
总溪河为什么取名总溪河?民间口口相传的是,这一带曾是水西土目“总已”的地盘,河流于是得名“总已河”,后人取“集众溪而成河”之意,称“总溪河”。
总溪河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清人汪炳缴泛舟总溪河,留下了诗句:
漫漫河水路回旋,河流总机浪接天。
百里流来千里会,一波折去万波连。
浮沉野鸢穿新涨,致乃渔郎泛小船。
翘首岩扇绝险处,石桥洞口锁晴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川流不息的总溪河,不仅孕育了奇山异水、危崖峭石,还孕育了一个名叫“玛瑙红”的樱桃品种——1996年4月,纳雍县农业局农艺师徐富军在自己的樱桃基地上偶然看见一棵樱桃树与众不同,最终培育出独特的樱桃品种,取名玛瑙红,而当初那棵樱桃树,则被其封为“母亲树”。
总溪河为什么取名总溪河?
民间口口相传的是,这一带曾是水西土目“总已”的地盘,河流于是得名“总已河”,后人取“集众溪而成河”之意,称“总溪河”。
总溪河为人类留下了峡谷景观,然后又羞赧地躲到地下,从而成就了具有“喀斯特地貌百科全书”美誉的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漂流总溪河已经几十年了。至今,我们认定的一个事实是,没有我们的时候,总溪河存在,我们没有的时候,总溪河依然存在。漂流的我们,于时间,于总溪河,都是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