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印花碗赏析:五颜六色的定瓷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印花碗赏析:五颜六色的定瓷之美

引用
中国网
1.
http://mc.china.com.cn/m/2024-11/11/content_42960756.htm

宋代定窑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釉色闻名于世。本文将赏析一套罕见的六色印花斗笠碗,通过对其器型、釉色、工艺等方面的分析,展现宋代定瓷的艺术魅力。

古陶瓷之美,在于其型、色、花三者的和谐统一。器型端庄美观,釉色艳丽吸引眼球,图案花纹吉祥如意。今日,陶瓷行家将欣赏的是宋代印花斗笠碗六色一套,这套碗具可以说具备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特色。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中国宋代是一个富裕的时代,尤其是北宋时期,国家经济发达,和平稳定,上层社会重视文化发展,文化艺术品丰富多样,创造了历史上的许多文化记忆。

在此背景下,上层的文化生活呈现出丰富的精神追求,如字画、瓷器等艺术品,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宋代文化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和繁荣昌盛的局面。文化艺术领域涌现出许多名人大家,包括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宋代定窑瓷器艺术品,在陶瓷文化领域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尤其是陶瓷印花工艺之美,较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其艺术美的特色。

定窑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它是一个大型窑口,逐渐发展成为分布全国多地的定窑瓷系。历代瓷器研究专家将其归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传承有序的历史记载,大量的历史资料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代国内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的《中国陶瓷鉴赏》一书,以及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一书(见图一、二),均有明确的简述: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同时也兼烧其他颜色釉瓷器,如绿定、黑定、红定等。一些瓷种碎片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有所发现,并有档案记录。

目前,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展品来看,宋代定窑白釉瓷器艺术品的展示已是常态化现象,但缺少的是白釉以外的其他釉色完整器定瓷艺术品的展示,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区。史料有记载,体制内专家考古也有残瓷碎片发现,时至今日,那到底有没有宋代定瓷艺术品完整器呢?回答是肯定的,民间藏宝。

近几十年来,国内民间收藏家已有这方面的完整定瓷展示,如稀有的黑定、红定、蓝定、紫定、绿定、粉青釉色定瓷等。

以物证史,还原历史,下面展示几件宋代多种釉色的印花斗笠碗(详见图),以飨广大瓷器爱好者。

从图片看,这几件不同釉色的定瓷印花碗,共同的特点如下:

  1. 印花图案内容吉祥如意,图案清晰的线条凸起而精美,吉祥如意的题材图案彰显宋文化特色,传播的信息是一种传统宋文化,这是定瓷印花斗笠碗的一大特色(制作属于膜印压制成形工艺)。

  2. 碗的器型呈斗笠形状,口大足小(尺寸20.6x6.6x3.8厘米),碗内面积较大,便于呈现出不同图案——美好寓意纹饰。

  3. 斗笠碗足底都有一个“官”字款,而且刻划的款字清晰可见。根据业内专家学者的考古发掘,包括《中国陶瓷史》介绍,宋代已有包括这种“官”字款的多式字款,印花斗笠碗制作讲究,应为宫廷陈列器所烧造。

  4. 斗笠碗口部均为芒口“镶金”,这种金属(金银铜)镶嵌工艺流行于那个时代许多窑口陶瓷艺术品的包装,这与当时先进的工艺瓷制作有关。为了提高生产力,节省烧瓷空间,宋代名窑工匠发明了“覆叠烧”流程,一来可以满足定瓷满釉不露胎的美效,二来可以充分利用窑室的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

综上所述,宋代定瓷艺术品制作,在北宋中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阶段,无论是划花、刻花、印花技术,还是金属包扣装饰等工艺,均是如此。尤其是宋代五颜六色的定瓷艺术品的各种造型美感程度,均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

宋代定窑瓷器艺术品,制瓷工艺先进,符合上流社会主流文化和艺术欣赏标准,进驻皇宫,顺理成章。民间古代艺术收藏品,见证了大宋王朝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均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期,先进的制瓷工艺不仅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力,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活力。

宋代定瓷艺术品,由于符合当时上层人物的审美要求,尤其是不同釉色的瓷器艺术精品,在当朝当代就受到皇家贵族们的关注和喜爱,部分彩釉瓷器艺术品入住皇宫,深受贵妃们喜爱,已是不争的事实,历史资料早有记载,没有什么争议。

关于宋代定窑瓷器艺术品,历史上有许多赞美的诗句,宋代许多文化名人均有诗句流传,例如“定州花瓷琢红玉”等名诗句流传千年至今,经久不衰。关于定瓷艺术品的著述,宋代以来,包括明清两代、民国时期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