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治通鉴》千古名句精粹,七个方向启发思考,读了受益一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治通鉴》千古名句精粹,七个方向启发思考,读了受益一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1A06S9R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资治通鉴》作为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它不仅记录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间共16朝1362年的历史,更蕴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人才选拔、权谋智慧、个人修养、哲理思考、社会现象观察及历史教训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治国理念

  • “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 强调国家应以富民为根本,重视教育作为社会基石。
  •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 指出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减少犯罪。

人才选拔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强调德才兼备的重要性,德是才的统帅。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认为高级官员和杰出将领应从基层锻炼中来,注重实践经验。

权谋策略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借鉴孙子兵法,强调灵活应变,根据敌情变化制定策略。
  •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优秀的将领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个人修养

  •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君子犯错如同日食月食,犯错时人人可见,改正后人人敬仰。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强调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对于明确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哲理思考

  •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生于秦,而愿忠者众。” —— 揭示了人才与地域无关,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与忠诚。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虽出自《道德经》,但常被引用于《资治通鉴》相关讨论中,表达了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的哲学思想。

社会现象

  •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 虽非直接出自《资治通鉴》,但反映了乱世中强权崛起的普遍现象,与书中记述的许多历史事件相呼应。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指出当民众不再畏惧死亡时,单纯的威吓已无法奏效,强调理解民众心理的重要性。

历史教训

  • “鉴往事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强调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汲取过往经验,指导当下实践。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通过对秦朝覆灭的反思,警示后人勿重蹈覆辙,应深刻汲取历史教训。

以上语录,不仅展现了《资治通鉴》作为历史典籍的深厚底蕴,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历史、指导现实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正如清代学者王鸣盛评价《资治通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