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交友:人人可见的蓝海,家家难啃下的市场
婚恋交友:人人可见的蓝海,家家难啃下的市场
AI划重点:全文约3958字,阅读需12分钟
- 婚恋交友市场广阔,但存在各式各样的套路骗局,如世纪佳缘等平台被曝光的销售逼单套路。
- 优质的异性资源、0门槛的诱人广告、言之凿凿的成功案例成为噱头,但实际上这些平台乱象存在已久。
- 在亏损和用户不断出走的现实之下,婚恋平台仍需在遵循商业逻辑与打造爱情圣地之间保持平衡。
- 然而,婚恋市场本质与生意的运行逻辑相悖,导致平台难以实现可持续盈利。
-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婚恋交友形式不断更迭,但仍面临用户逃离、成本增加等问题。
在2.5亿单身人口的庞大基数下,婚恋交友一直被视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然而,与可观的市场前景相伴的,是层出不穷的套路和骗局。今年央视3·15晚会再次曝光了多家婚恋公司的"销售逼单"套路,揭示了这一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乱象频发:从引流到收割的全套套路
各大婚恋APP在社交媒体上投放诱人广告,展示条件优越的征婚对象,吸引用户点击注册。一旦用户与"红娘"接触,就会遭遇各种话术诱导,被要求购买动辄上万元的会员服务。更有甚者,通过捏造虚拟对象、夸大成功案例等方式,进一步诱骗用户消费。
这种套路在行业中早已司空见惯。有小红书用户揭露,一些婚托机构会安排外形条件不错的兼职人员,通过背诵话术来营造真实感,虽然第一次见面可能难以被识破,但后续发展往往不了了之。
世纪佳缘的兴衰历程
世纪佳缘成立于2003年,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婚恋第一股"。然而,辉煌并未持续太久。2015年,百合网收购世纪佳缘,随后私有化退市并合并挂牌新三板。2019年,百合佳缘从新三板摘牌,此后未再披露业绩数据。2022年,百合佳缘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复星国际持有其72.36%的股权。
由于已退市,世纪佳缘近几年的业绩数据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复星集团的相关年报中,世纪佳缘被列入"快乐生态"板块,却从未被当作该板块的优秀案例单独介绍,且该板块业务在2020到2021年持续亏损,其中2021年的亏损额为5.94亿元。复星此前近40亿元的投资,也怕是有去无回。
新兴交友软件的困境
面对传统婚恋平台的口碑下滑,年轻用户逐渐转向各类新兴交友软件。陌陌、探探、Soul、积目等平台各有侧重,有的主打现实条件速配,有的侧重互动场景,有的则强调陌生人话题破冰。然而,这些平台同样面临持续亏损和月活数下滑的问题。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陌陌母公司挚文集团全年营收为12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亿元下降5.5%,归属于挚文集团的净利润为22.247亿元。挚文营收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两大当家产品开始"老化"。2023年12月,探探月度活跃用户数为1370万,上年同期为1840万,同比降幅高达34.3%。
二次递表港交所的Soul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形。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Soul的营收分别为4.98亿元、12.81亿元和16.67亿元。但同期内,Soul净亏损分别为5.79亿元、13.24亿元、5.0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24亿。
新模式下的新挑战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又出现了大量专门负责平台的直播间,有大量红娘付费牵线,用户打赏之后上麦,牵线成功再发红包,这类直播间的受众多为三四线城市用户,年龄多为中年;还有些短视频博主,专做一二线城市有钱人的婚恋生意,组织高端相亲活动,会员有准入门,需要验资。
但上述平台遇到过的问题,新模式一点没少。《半月谈》2024年第2期内容提及,一些"红娘主播"成为网络热议的相亲新模式的同时,还存在如少数主播串通个别嘉宾一唱一和,以"相亲交友"的名义不断欺骗其他嘉宾刷礼物;不少诈骗分子瞄准直播相亲嘉宾这一群体,通过伪造个人信息的方式实施精准诈骗。
为什么婚恋平台难以持续盈利?
从财报数据上看,主要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营销成本巨大,例如前文中提到的Soul,平台的活跃度高度依赖营销,一旦营销费用缩减,平台的流量就会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婚恋生意属于一锤子买卖,用户高价引来之后,活跃度低、流失速度快,用户在婚恋网站上获取心仪对象信息后,就会脱离平台。
因此,对比其他互联网平台,婚恋平台对"纳新"的需求更高,要想维持较高日活/月活,就要烧钱推广;而对于平台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公司只能从提升会员费上扩充营收,但这也会进一步"劝退"用户,降低使用意愿,造成"用户逃离-成本增加-会费增加-缩减使用频次-用户逃离"的恶性循环。
其次,婚恋网站到目前仍未跑通一个较好的商业模式。目前,婚恋网站的盈利模式无非是两种,一是依靠庞大的B端售卖流量,比如,向电商平台导流、网络广告展示,开展直播业务(陌陌)、在平台售卖虚拟挂件(soul)等;二是向用户出售会员服务获取营收。
但平台的用户需求高度明确,且目的性强,即注册这个平台,就是奔着找结婚对象而来,一旦平台的其他功能脱离了上述主旨,就会影响用户的付费体验,如Soul售卖虚拟挂件,本质上还是为了"提升形象",方便脱单交友,但也并非所有用户都愿意买账,因此,其广告的展现和转化能力远不如其他app。
再次,从本质上看,平台若想发展,势必会进行扩张。按照婚恋交友APP的运营逻辑,不管是线上撮合还是线下一对一婚介,只要平台把匹配率作为KPI来考核,随着规模的扩大,必定无法满足每一个用户的复杂不可复制的婚恋需求,而当规模和用户需求不匹配时,便避免不了隐瞒甚至是欺骗。由此看来,婚恋市场的本质或许永远与生意的运行逻辑相悖。
不过,正如作家周国平曾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在庞大的社交需求下,一个"世纪佳缘"逐渐被替代、遗忘,但终究还会有无数个"世纪佳缘"再崛起。
本文原文来自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