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2》背后的硬核力量,原来在深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2》背后的硬核力量,原来在深圳!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95587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上映21天,总票房已破122亿,并且仍在持续攀升。在这部刷新亚洲影史纪录的作品背后,凝聚了全国138家动画公司、超4000名动画人的共同努力。其中,深圳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哪吒2》制作团队中的重要力量。


黑屋文化CEO、导演蒙智慧

黑屋文化:宝安百人团队打造8分钟“天花板”动效

2月13日,《哪吒2》票房(含点映及预售)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此时距离1月29日正式上映仅仅过去16天。在16天前,黑屋文化公司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随着《哪吒2》的上映,它以联合制作公司的身份位列片尾字幕的第四位,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这家曾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深海》等爆款动画制作的深圳宝安企业,此次在《哪吒2》中担纲了高燃的“真假敖氏兄弟大战”、彩蛋及番外篇的核心制作。

黑屋文化CEO、导演蒙智慧表示,《哪吒1》合作建立的信任是关键。2019年《哪吒1》收割49亿票房时,黑屋团队已承担过重要戏份的制作打磨。这种“背靠背作战”的默契,让《哪吒2》的合作洽谈几乎省略了试探环节。

对于动画行业而言,续集制作往往面临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更严苛的创作要求。蒙智慧透露,黑屋团队此次负责的8分钟高光戏份,包括126个镜头和超过200多个的特效量,实际制作周期长达两年半,涉及角色建模、场景搭建、动作设计等多个制作环节。

尤其在真假龙王对决的云海战场,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是精密计算——为呈现流体特效的细腻质感,单是云层与龙鳞的交互效果就迭代了多个版本。而在彩蛋篇中无量仙翁被鹿童鹤童反复暴打的8秒画面,更是耗时一年打磨,也贡献了《哪吒2》最经典最解气的一幕。

团队揭秘了独特的创作秘辛:在动作戏设计阶段,动画师需根据故事板先行真人演绎,有时导演饺子甚至开启“人力预演”的模式,使角色打斗既具武侠片的力量感,又保留了神话生物的奇幻张力。而面对云海、水雾等超写实特效的挑战,团队采取“技术模块化”攻坚策略,优化了角色与物理模拟的协同效率,最终在导演饺子“像素级”审核标准下,完成了兼具东方美学与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呈现。

值得关注的是,制作期间团队还并行推进着其他3个CG项目,这种“多线作战”能力折射出国产动画工业化管理的进阶——项目高峰期,超过100名动画师、建模师、特效师在精密排期下协同作业。


《哪吒2》动效制作花絮 黑屋文化的工作场景

洛克特视效:连续参与两部《哪吒》视效制作

在同样是深圳工业大区的龙岗,洛克特视效作为连续两部《哪吒》的主力视效团队,其创始人聂华军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100亿票房的奇迹,不是4000名动画人孤独的征程,而是亿万观众用热爱汇聚成的星河。每一次购票入场,每一次欢笑与感动,都是这场光影盛宴的砖瓦。感谢我们一起托举起了这份闪耀的成绩……”

洛克特视效承担了《哪吒2》里最具挑战性的特效设计工作,完成了多个高难度特效镜头从0到1的“打样”。据介绍,相对于第一部,《哪吒2》整个故事更为宏大,特效镜头达1900多个,其特效质量难度是《哪吒1》的3倍-5倍,细节也更加讲究。以电影中西海龙王敖闰“裂空爪”使出后的特效为例,岩浆就做了八种不同材质、不同速度的流体。

深圳动画产业:从“参与者”到“定义者”

深圳市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爆款频出,从华强方特孕育的国民级动漫IP"熊出没",到腾讯游戏缔造的"王者荣耀"现象,再到展现深圳文化力国际化水准的原创舞剧《咏春》,对武术文化、岭南文化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将中国故事带向世界。

当人们漫步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斑驳工业遗迹与先锋艺术展陈之间,或在大芬油画村见证世界名画与市井烟火的神奇共生,便能触摸到深圳独特的文化肌理。这些既承载工业记忆又焕发创意生机的文化聚落,正以磁场效应重塑着产业生态,从单一产品裂变到全产业链布局,从区域品牌崛起为全球文化标识,深圳文化产业的指数级成长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矩阵。

有观点认为,深圳作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动漫产业已构筑起成熟的生态链。从创意萌芽期的剧本孵化到美术设计,从动画制作到衍生品开发,全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持续释放出强大的规模效应与边际效益。

在战略部署层面,深圳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将动漫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创新极核工程,相继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深耕数字内容、沉浸式娱乐、智能交互装备等前沿赛道,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等手段,为文化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生态系统。随着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迎来“焕新腾飞”,深圳正崛起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创新极"。

一直在关注《哪吒2》的城市经济学者刘晓博表示,深圳的转型需打破“单向度”发展模式,将硬科技优势与软文化结合。例如,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正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教育,而深圳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则聚集了全球设计资源。若能在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与内容创新上持续发力,深圳有望成为下一个“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全球标杆,重现类似《哪吒》的文化与经济共振效应。刘晓博认为,深圳的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正处于“破茧期”,既需补齐基础教育的短板,更需通过政策创新与产业协同,释放文化杠杆的催化作用。未来,这座城市能否蜕变为兼具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性都市,值得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