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详解:计算方式、解读方法及查询指南
PMI指数详解:计算方式、解读方法及查询指南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一种衡量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及预测产业未来趋势的综合性经济指标。通过每月对特定主要产业的采购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所编制而成,内容包含采购经理人对自身公司在原物料、成品采购数量、订单最新状况等的评估。
相信平时有在关注总体经济的朋友,应该对PMI指数不是很陌生吧!透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NMI指数等景气领先指标,可以帮助你判断国家的整体现经济活动及不同产业的趋势,那究竟什么是PMI呢?PMI指数又要怎么解读?股感将透过本篇文章带你一一探讨!
PMI是什么?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一种用来衡量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及预测产业的未来趋势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中文为采购经理人指数,有时候也会看到以PMI指数来称呼,因此,PMI也被视为一种景气领先指标。
采购经理人指的通常是企业中采购相关部门(采购、资材、供应链管理等)经理级以上的高阶主管;而非制造业由于较没有存货,难以界定采购经理人,会以商品企划部、财务部等高阶主管替代。
藉由每月对特定主要产业的采购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所编制而成,内容包含采购经理人对自身公司在原物料、成品采购数量、订单最新状况等的评估。
PMI NMI差异?
其实采购经理人指数又可以依据不同产业及不同的编制指标进行分类,以台湾为例,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在问卷编制上,是参考美国供应商协会ISM(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依据产业结构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两大类:
- 制造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 非制造业: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NMI, Non-Manufacturing Index)
以下整理了台湾“制造业PMI指数”及“非制造业NMI指数”中各自包含的产业类别,以及问卷编制所使用的指标:
指数 | 制造业PMI | 非制造业NMI |
---|---|---|
产业类别 | 电子暨光学产业 | 营造暨不动产业 |
基础原物料产业 | 批发业 | |
电力暨机械设备产业 | 零售业 | |
化学暨生技医疗产业 | 教育暨专业科学业 | |
食品暨纺织产业 | 金融保险业 | |
交通工具产业 | 信息暨通讯传播业 | |
运输仓储业 | ||
住宿餐饮业 | ||
其他非制造业(由于涵盖业别广、差异大,因此没有公布这个产业别的PMI) | ||
编制指标 | 新增订单 | 商业活动 |
生产 | 新增订单 | |
人力雇用 | 人力雇用 | |
存货 | 供应商交货时间 | |
供应商交货时间 |
交货时间下降代表厂商供货行速度提升,订单不再拥挤,也就是景气转不佳喔!
PMI计算方式?
在前面股感有提到,PMI指数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藉由采购经理人的主观判断所得出的指标,不知道你心中会不会有个疑问,那么主观的指标,真的有用吗?
以制造业PMI为例,之所以被认为有效,是因为制造业的原料需求、机具设备订单与生产的週期较长,需在数个甚至一两年前便先做好预定,之后才会交付产品。简单来说,采购经理人在职务上,透过上游原物料需求及下游的订单数量等,会事先了解产业供需,进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景气状况。也因此,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确实可以用來判断景气循環哦!
再来我们就来看看PMI是如何计算的吧!以台湾为例,制造业的调查问项有14题,非制造业则是12题,受訪的经理人需要针对观察到的经济活动与上个月比较,并针对各问项勾选“上升”、“持平”或“下降”。我们可以将计算方式分成以下三个步驟:
计算各项目的扩散指数
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是衡量景气变动方向的一种常见指标,藉由问卷中经理人勾选的“上升”、“持平”或“下降”,并通过以下的计算方式而得到,我们以新增订单指数为例:
计算各产业别指数
在得到各個項目的擴散指數後,我們便可以利用加權的方式得到各個產業的PMI指數。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個別產業的PMI指數,並不是整體製造業或服務業的PMI哦!計算的方式如下:
制造业中各产业的PMI(以电子暨光学产业为例):
电子暨光学产业PMI =
(该产业)新增订单指数* 20% + (该产业)生产数量指数* 20% + (该产业)人力雇用指数* 20% + (该产业)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 20% + (该产业)存货指数* 20%
非制造业中各产业的PMI(以批发业为例):
批发业PMI =
(该产业)商业活动指数* 25% + (该产业)新增订单指数* 25% + (该产业)人力雇用指数* 25% + (该产业)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 25%
将各产业别指数合成“制造业PMI”及“非制造业NMI”
在得到个别产业的PMI指数后,我们便可以将其合并成制造业或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计算方式如下:
- 制造业PMI指数:依照六大产业各自占制造业名目GDP的比重权数,加权平均计算
- 非制造业NMI指数:依照九大产业各自占非制造业名目GDP的比重权数,加权平均计算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便可以得到介于0~100%之间的“制造业PMI指数”及“非制造业NMI指数”,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可以如何解讀得出的數據吧!
如何判讀PMI?
我們常常會在新聞上面看到媒體提及榮枯線這個名詞,那麼究竟榮枯線是什麼呢?其實榮枯線指的就是PMI指數等於50的這一個分水嶺,當PMI = 50時,代表經理人對於這個月的看法和上個月相同;通常當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50時,代表景氣正處於擴張期(Expansion);若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50,則表示景氣正處於衰退期(Contraction)。
但是其實這種說法是有一點武斷的,總體經濟的數據判讀並不能做絕對的二分法,有的時候雖然這個月PMI跌到50以上,但是下一個月馬上上升至高於50,我們很難做出前一個月的經濟衰退,而這個月經濟又回到擴張期這個結論。因此實際上我們必須再輔以PMI的趨勢變化,以及PMI的細項數據,來作為我們判讀PMI的標準喔!
美国PMI指数有哪些种类?
不知道读者在看新闻时,有没有注意到美国的PMI有ISM以及IHS Markit两个机构来发布的,那么这两个机构发布的PMI有什么差异呢?股感这边都帮你整理好囉!
ISM PMI
ISM(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是全球最大且最具权威的供应与采购管理专业组织。其每月产出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商业调查报告中,会公布ISM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指数,而其中的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采购经理人指数)被認為是观察经济最重要的领先指标之一。
ISM针对20种制造业里的400多家公司的采购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10项指标:
- 生产(Production)
- 新订单(New Orders)
- 聘雇状况(Employment)
- 供应商交货速度(Supplier Deliveries)
- 存货(Inventories)
- 客户存货(Customers’ Inventories)
- 原料价格(Prices)
- 未交货订单(Backlog of Orders)
- 新出口订单(New Export Orders)
- 进口(Imports)
而我们看到的ISM PMI便是由:生产、新订单、聘雇状况、供应商交货速度、存货等5项指标的“扩散指数”加权计算而來;目前5项指标的权重为各20%,此权重可能会视经济环境有所调整。
假设400个采购经理人对于新订单的调查,得到的结果为200个上升,100个持平,100个下降,我们将结果套入公式:200/4001+100/4000.5+100/400*0=62.5%,新订单的扩散指数即为62.5,我们可以推測目前美国制造业的新订单状态还不错喔。
IHS Markit PMI
Markit PMI是由金融信息数据提供商,IHS Markit编制的PMI指数,和ISM不同,该公司除了发布美国的PMI指数以外,也会发布全球其他国家的PMI指数。在分类方式也和ISM不同,IHS Markit每个月会公布各个国家的制造业(Manufacturing)以及服务业(Services)PMI,在美国方面,IHS Markit会透过调查800多家的私人企业,来编制PMI指数。
IHS Markit PMI的问卷内容则包含以下12项指标:
- 产出(Output)
- 新订单(New Orders)
- 聘雇状况(Employment)
- 供应商交货时间(Suppliers’ Delivery Times)
- 存货(Stocks of Finished Goods)
- 原物料购买(Stocks of Purchases)
- 产出品价格(Output Prices)
- 未交货订单(Backlogs of Work)
- 新出口订单(New Export Orders)
- 投入价格(Input Prices)
- 购买数量(Quantity of Purchases)
- 未来产出(Future Output)
IHS Markit PMI在具体组成上,是以下5个分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新订单(权重30%)、产出(权重25%)、聘雇状况(权重20%)、供应商交付时间(权重15%)以及存货(权重10%)。
ISM和IHS Markit的差异
在看完ISM和Markit PMI的介绍之后,想必你一定会感到好奇,这两者究竟有什么更显著的差异呢?股感整理了几个重点,让你快速了解两者的差异!
- PMI指数权重:ISM PMI给予每个子项目相同的权重;但是Markit PMI的5个分项全众皆不相同,其中又以较具前徵性的新订单以及产出有更高的比重。
- PMI问卷逻辑:ISM PMI的问卷问题设计是询问采购经理人对于未来的主观意见;而Markit PMI则是调查企业的真实执行是如何,和ISM PMI相比较为客观。
- PMI调查对象:ISM PMI的调查侧重于大型的跨国公司;而Markit PMI调查的则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司集团,样本较为分散。
- 行业区分方式:ISM PMI是根据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NAICS)来进行产业分类;Markit PMI则是透过标准产业(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SIC)来分類。
ISM PMI | Markit PMI |
---|---|
指数权重 | 相同权重 |
问卷逻辑 | 主观意见 |
调查对象 | 较集中于大型公司 |
行业区分方式 | NAICS |
PMI影响?
在看完两种PMI的比较之后,想必大家应该或多或少了解到PMI的重要性了吧!但是实际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可能还是一知半解的。因此接下來要來告訴各位PMI會在什麼層面產生影響呢?
PMI对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PMI指数或是各國的PMI指数均是引領景气的重要先行指標,而美国PMI指数更是領先各國PMI指数,例如歐元區PMI指数与美国PMI指数连动性相当高,通常会落后PMI指数1-3个月,显示美国景气的好坏,也会左右其他国家的经济,尤其是仰赖外贸愈高的国家更是如此。
而PMI细项中的新订单、生产、库存指数更是我们时常会用来观察制造业景气的重要指标,因为这几个项目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对于未来商业活动的看法。
PMI对股市的影响
既然PMI指数可以作为判断经济成长的依据,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个疑问,PMI指数是否也和股市有一定的相关性呢?既然我们说PMI可以视作经济的先行指标,那自然和股市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是由于股市也是经济的先行指标的因素,因此两者之间有可能会出現滯後效果,也就是說有時候PMI是落後於股市的,畢竟你要记得,PMI公布的是上個月的调查。
如何查询PMI?
在文章的最后,股感想要带你看看,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台湾跟美国的PMI数据呢?
台湾PMI查询
我们可以到景气指標查询系统查询台湾最新的PMI数据,发布时间如下:
- 制造业PMI-每月前三个工作日
- 非制造业NMI-每月前三个工作日
美国PMI查询
我们可以到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以及IHS Markit查询美国最新的PMI数据,发布时间如下:
- ISM PMI:制造业PMI于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非制造业NMI于第三个工作日。
- Markit PMI:制造业PMI于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服务业PMI于第三个工作日。
最新PMI指数
最新美国PMI(2024年12月)
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上升至48.4,高于市场预期的47.5,连续8个月落至荣枯线以下,其中新订单指数则由47.1上升至50.4;而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由56下降至52.1,低于市场预期。
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于台湾时间2024/12/02晚间公布,制造业PMI为49.7,高于前值的48.5;而11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为56.1,高于前值的55。
ISM制造业PMI(资料来源:ISM,资料时间:2024/12)
最新台湾PMI(2024年10月)
台湾9月制造业PMI于2024/10/01公布,报49.2,较8月的53.6下降,中断连续4个月高于50的趋势,其中新订单指数由55.6下降至48.2。另外9月非制造业PMI则上升至53.3。
负责编制指数的中经院认为,9月制造业PMI下降的主因在于OPEC下修国际原油需求、市场看淡iPhone16的销售等不利因素,导致新增订单、生产及未来6个月的展望指数皆转向紧缩。
PMI结论
在看完了股感对于PMI的介绍之后,想必你應該對於PMI的重要性有更深刻地认识了吧!透过PMI指数,你可以藉由采购经理人的问卷调查来衡量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未来可能的发展,股感也透过简单文字以及表格,让你理解了美国两种PMI存在什么差异,而在文章的最后,也帮你整理了哪里可以查询台湾跟美国PMI的链接,让你下次可以更即时地掌握PMI的趋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