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用文学点亮加拿大小镇的平凡人生
艾丽丝·门罗:用文学点亮加拿大小镇的平凡人生
艾丽丝·门罗,这位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其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她的作品深深植根于加拿大小镇生活,展现了普通人的非凡故事。本文选自《遇见自己:艾丽丝·门罗剑桥文学指南》,由门罗挚友戴维·斯泰恩斯教授主编,深入探讨了门罗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艾丽丝·门罗的故乡是散发着乡村气息的安大略省休伦县。尽管她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居住了20年,足迹远至澳大利亚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国家,但只有这个散发着乡村气息的安大略省,才是她的家,是她个人艺术成就的发源地。她把休伦县的人物以及事件加工成非凡的故事,通过艺术手法让平凡的世界变得不平凡。
门罗出生在一个清教徒家庭,父亲成长于长老会家庭,母亲来自爱尔兰清教徒家庭。年轻时,门罗的家庭属于联合教会,但是门罗家人并不热衷于参加该教会的活动,因为它迎合的是镇上中产阶级家庭的兴趣和爱好。联合教会的结构很松散,随着对艺术兴趣的与日俱增,门罗最终断绝了与该教会的联系。
门罗在出生后的最初五年时间里是家里唯一的宝贝。每天步行去上学都是门罗充满激情的梦幻般时光。事实上,门罗童年时期充满了幻想,但都是一些认真的、孤独的、缺乏个性的空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温厄姆有一种感情,”她回忆说,
我认为,只有孩子与外来者才会有这种感情。我那时就是个外来者;每天要到镇上去上学,却不属于那里。那里对我似乎有些陌生,但很清晰、很重要。有些房子很破,岌岌可危,有些却很华丽,展现着乡土生活的典雅。店面、角落,还有一些人行道,都展示着无法言说的重要性。我对镇上的每一个街区都饱含深情,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15高中毕业那年,门罗的学业成绩位居班级第一,英语成绩在所有大一新生中名列前茅,因此获得了西安大略大学两年的奖学金。她学的是新闻专业,1950年4月,她在学生创办的刊物《对开本》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大二转入英语系。年底,她因英语成绩最高而获奖。
大学期间,她结识了吉姆·门罗(Jim Munro),一名在校生,来自安大略省奥克维尔上流社会,父亲是多伦多伊顿百货公司审计员。“我19岁订婚,20岁那年结婚,”门罗后来写道,“丈夫是我的第一任男友。”两人于1951年12月29日在温厄姆新郎父母家里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之后,这对新人移居温哥华,吉姆在伊顿公司下属的一家纺织部门工作,门罗在温哥华公共图书馆(Vancouver Public Library)当助理员。
在温哥华(1953年,大女儿希拉降生;1955年,二女儿凯瑟琳降生,但当天就夭折了;1957年,三女儿詹妮降生),以及1963年随丈夫移居维多利亚省的那些年里(另一个女儿安德烈亚于1966年降生),夫妇俩经营着“门罗书屋”(Munro’s Books),那时,只要有时间,门罗就不停地写作。门罗说:“吉姆·门罗一直在帮我,因为他相信我是作家。不是说他相信我会成为作家,而是说,在他眼里我就是作家。”
20世纪50年代,“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我读完了20世纪应该读到的大部分作家的作品,在那十年间,我与任何作家都没有往来。我也未曾受过任何干扰。”在此期间,她申请了加拿大文化委员会的奖助金,“当时我真的急需用钱”,她回忆说。
我解释说打算用这笔钱找个清洁工或保姆。但我没有申请到这笔钱,我听到的小道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人会理睬这类申请。我在想,如果男人们说要去摩洛哥或者日本,他们肯定会得到这笔钱。而女人们如果说需要雇保姆就不行,从我自身经历来看,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21世纪的门罗依旧笔耕不辍,连续出版了五部小说集,分别是《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Hate ship,Friendship,Courtship,Love ship,Marriage,2001)、《逃离》(Run Away,2004)、《岩石堡风景》(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2006)、《幸福过了头》(Too Much Happiness,2009)、《亲爱的生活》(Dear Life,2012)。她关注那些深陷现代社会囹圄的小人物,在每部作品中都对这些人物的缺陷和命运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一部比一部更深入、更透彻。有时候,就像半自传作品《岩石堡风景》中的一些故事或者《亲爱的生活》结尾的四篇简短小故事一样,这些小人物成了门罗自己。
在《亲爱的生活》发表后,她最终下定决心封笔。“我现在感到精力不行了,”她说,“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女人要负责带孩子,我是从那时起开始创作的——太难了,你会感到太累。我现在只是有点累——愉快的累。终于可以活得像个普通人,这种感觉真好。”写作是她的生命支柱。
“什么是写作,似乎对我而言,只要它具备真实性,”门罗在1970年曾经这样评论,“写作是巨大而多变的张力,是对世界的极度想象,会达到作家所要学习的各种极限,除非你是莎士比亚或者托尔斯泰,否则,整个过程一定会伴随着遗憾;幸运的是,它也常常伴随着快乐的满足感。”
门罗的家是一座建于19世纪末的房子,位于远离克林顿主街的小路尽头,在那里,门罗恬静少言,优雅从容。虽然荣获了加拿大国内外所有重要文学奖项,但她永远是那位细心观察和记载休伦县日常生活琐事的作家。“我认为我做完了当初想做的事情,”她说,“我知足了。”
本文原文来自《遇见自己:艾丽丝·门罗剑桥文学指南》,戴维·斯泰恩斯 主编,王春 译,陕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