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的功能锻炼——每天握握球
PICC置管后的功能锻炼——每天握握球
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常应用于中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药物使用等。然而,PICC置管后,患者面临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如血栓形成、手臂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为了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握力球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工具,被广泛应用于PICC置管后的功能锻炼。
握力球又称弹力球或健身球,是一种小巧便携的器材。它通常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表面有凸起的纹理,以增加握持时的摩擦力。握力球通过挤压和回弹的动作,可以锻炼手指、手腕和前臂的肌肉力量,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握力球在PICC置管后功能锻炼的作用
预防血栓形成:PICC置管后,由于导管对血管的刺激和血液的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握力球锻炼可以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回流,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防止手臂肌肉萎缩:长期置管可能导致手臂肌肉缺乏运动而萎缩。握力球锻炼可以刺激肌肉纤维的收缩和舒张,保持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缓解关节僵硬:握力球锻炼还可以促进关节的活动度,缓解因置管导致的关节僵硬和不适。
增强手指灵活性:通过握力球的挤压和回弹动作,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手指的精细运动能力。
握力球的使用方法
准备阶段:确保握力球表面干净、无破损,并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锻炼。对于初次使用握力球的患者,建议从较轻的力度开始逐渐适应。
基本动作:首先,五指用力握紧,持续加压握紧握力球,使球完全被挤压变形,保持时间≧5秒,再缓慢放松握力球,五指完全打开,此为1次。重复50次,每天4次。
握紧握力球:穿刺手臂平举身体一侧,手握握力球向上,用力挤压握力球并保持一段时间(如10秒左右),然后慢慢放松。重复此动作10~15次。
平移握力球:穿刺手臂平举身体一侧,向上弯曲前臂,手握握力球平移至身体正面再返回。重复此动作10~15次。
摆动握力球:穿刺手臂平举身体一侧,手握握力球向上摆动至耳侧再返回。重复此动作10~15次。
其他辅助锻炼:除了握力球锻炼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手臂运动,如屈伸腕关节、旋转手臂等,以促进手臂的全方位恢复。
握力球锻炼的注意事项
锻炼时长与强度:握力球锻炼的时长和强度应根据个人体力和耐受程度适当调整。一般建议每次锻炼10
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观察反应:在锻炼过程中,注意观察手臂是否有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检查。
保持清洁:定期清洁握力球表面,防止细菌滋生导致感染。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PICC置管情况,及时更换敷贴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