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上的武大郎清廉为官,潘金莲贤良淑德,为何在书中却被丑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上的武大郎清廉为官,潘金莲贤良淑德,为何在书中却被丑化?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7591155_121708839/?pvid=000115_3w_a

《水浒传》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根据《清河县志》的记载,历史上的武大郎却是个身长七尺、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清廉县令,而潘金莲也是个官宦出身、善良贤惠的千金小姐,那么两人为何在水浒传中被黑化了呢?


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与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根据《清河县志》的记载,潘金莲的确与武大郎是夫妻,不过其中记载的夫妻二人形象,却与《水浒传》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武大郎姓武名植,是清河县武家那村人,幼时被称作大郎,少时聪慧,家贫,中年中进士,做了山东阳谷县的知县,相貌不俗,身材高大,为官清廉,治理河患,为民除恶,乡民送万民伞。而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则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一个贤良温顺的大家闺秀。武植幼时因为家贫曾到潘府打工,因品行端正且极为能干,潘知州便资助其读书,后又将女儿许配给他。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创作,罗贯中编次。这部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好汉的形象。然而,小说中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描写却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在《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描绘成一个矮小丑陋、懦弱无能的县令,而潘金莲则是一个淫荡放纵、勾引西门庆的妇人。这种"黑化"处理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并不罕见,往往是为了突出其他人物的特点或推动情节发展。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施耐庵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黑化"处理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塑造反差:通过对比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武大郎从清廉县令变成矮小懦夫,潘金莲从贤良淑德变成淫荡妇人,这种巨大的反差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2. 推动情节:武大郎的懦弱和潘金莲的放纵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武大郎的懦弱,就不会有西门庆的勾引;如果没有潘金莲的放纵,就不会有武松的复仇。这些情节都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突出主题:《水浒传》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通过描写武大郎的懦弱和潘金莲的放纵,可以反衬出武松的英勇和正义,从而更好地展现小说的主题。

  4. 艺术加工:文学创作需要艺术加工,不能完全拘泥于历史真实。施耐庵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黑化"处理,正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黑化"处理,既有文学创作的需要,也有艺术加工的考量。这种处理手法虽然与历史真实有所出入,但正是这种出入,才使得《水浒传》成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